不支持Flash

当资本结合慈善:中国商业领袖的新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3:49 第一财经日报

  陈黛 郭晋晖

  郁亮: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慈善不是一个概念,不仅仅是捐款,我们追求的是前者

  王均豪:基金会的形式,能够让捐助活动成为一个长期延续的概念

  林正刚:基金会是一个手法,不一定是趋势,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我不希望(慈善)局限于一个形式

  何庆源:跨国公司热衷于此,除了可以帮助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员工认识

  马化腾:资本和慈善结合,肯定比纯粹捐助效果更好,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也更高。而且,专业化的资金管理模式也能吸收更多资金

  社会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企业家慈善的话题,今年,一系列旨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家财富新观念的活动相继开展:

  2006年7月开始,

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集公益和商业帮扶为一体的大型电视活动“财富手拉手”;

  10月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联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等十几个企业代表,成立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下称“同盟”),首次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建设以企业同盟形式展现出来;

  11月初,央视联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等发起成立了由全国百家媒体和百家企业加入的“财富新观念·财富手拉手”联盟,《第一财经日报》也成为这百家媒体之一。

  慈善仅仅是捐钱吗?中国企业家慈善现在处于什么阶段?面对盖茨夫妇和巴菲特们的“豪举”,中国的企业家们又有什么看法?为此,《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参与同盟的企业家,他们给“新慈善”观赋予了自己的定义。

  慈善是否只是以捐赠为主

  同盟秘书长、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何志毅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虽然把这么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联合起来是同盟的一项创举,但就慈善的形式来讲,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捐赠形式,因为这是在中国做慈善最容易切入也最有效的手段。与基金会不同的是,企业对同盟的捐助是“订单式”的专款专用,而且从自己最拿手的地方做起。

  《第一财经日报》:在中国,提到慈善,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让人立刻联想到捐赠,或钱或物。那么,慈善是否只能以捐赠为主,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比如基金会形式?

  林正刚:我认为哪种形式并不重要,只要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阶段的方法即可。

  成立这个同盟主要目的是关注教育,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教育的覆盖,消除现在存在的障碍和门槛。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可以说,在最初阶段,需要有这么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我们就是用捐赠的方式先将它做起来。我认为,关键看要做的事情和结果,至于以什么方式达到目标并不重要。

  王均豪:一个企业表达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直接捐钱捐物,有的是成立基金会,这些形式都存在着。我们以前也有很多零散的捐助活动,比如捐一所学校,学校建成后我们的这个捐助活动就结束了。

  目前中国的慈善捐助还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你捐你的,我捐我的,没有形成合力。随着企业的发展,大家的捐助越来越多,就要打破企业的零散捐助,集中起来办大事,就需要以基金会形式来运作,这样,资金运用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何庆源:与中国本土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很多年以前已经开始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事情,而且已经系统化和有针对性,至于具体的方式来说,捐赠以及基金会都是可以的。跨国公司热衷于做这样的事情,除了本身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员工的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也可以把这种概念和经验推广到更多的企业去。

  郁亮:我们是上市公司,不能随便拿股东的利益去捐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慈善也不是一个概念,不仅仅是捐款那么简单,我们所追求的是前者,所以我们提出企业公民概念。我们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投票通过决议,今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企业公民的建设基金,我们正在有系统地规划企业公民的建设问题,相对于我们的能力,我们能做的事太多了,所以我们只能拣最重要的一部分去做。

  但我们对于企业公民的认识,还处在非常初步的水平上,正如何总裁所言,我们要多向跨国公司学习。他们和本土公司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跨国公司确实非常成熟,无论是博得社会舆论还是投资者认同方面,他们都很有经验。

  相对而言,中国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初步认识的学习阶段,还要过若干年之后,才能提出完整独立的想法来。

  离“新慈善”有多远?

  素有“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家巴菲特宣布,他会陆续将大约85%的个人股份逐步捐赠给五个慈善基金会,其中大部分将捐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夫妇的基金会,业内估计这笔资产价值可达370亿美元之多。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一笔慈善捐款。

  今年8月,在中国,首个互联网企业公益基金组织——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有关部委审批后正式设立。该基金会属于国家民政部门主管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腾讯公司初期将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项目的启动,并且今后每年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

  当《第一财经日报》问何志毅是否会将同盟做成基金会的形式,或者是以社会投资的理念来运作基金时,他表示很难做到:首先,政策限制很严;其次,这些企业来自不同的领域,在投资项目上很难达成统一的意见。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设立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地方性的不低于400万元,非公募基金会不低于200万元。

  腾讯在中国目前,还只是属于极少数的个例。更多企业的慈善行为都表现为“单打独斗”。

  《第一财经日报》:针对中国目前慈善 “单打独斗”的局面,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基金会形式是否更加科学、有效、合理?这会是中国慈善形式的大势所趋吗?

  林正刚:基金会并不是一个很新的创意,已经在国外很普遍了。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以基金会形式还是以简单的捐赠形式做慈善事业,关键是看最后的结果。就是说,捐赠只是个形式。我们这次成立同盟,没有基金会,但是以捐赠方式用这个平台来发展教育事业。

  思科是从十年前就开始做教育方面的资助,大家看到的只是我们捐赠的硬件,其实并没看到我们捐赠的其他内容,比如我们还有对老师的培训,提供教科书等,通过多种方法,将人的素质提高。

  所以,我认为基金会是一个手法,不一定是趋势,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我不希望局限于一个形式。

  王均豪: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改变以前零散捐助的方式。例如,和团中央合作,成立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基金,让更多大学毕业生去农村体验生活,并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我相信今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成立基金会。我们这个同盟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运作基金会来做一些事情。

  用基金会的形式,能够让捐助活动成为一个长期延续的概念。在我们的项目中,当一个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他带的笔记本电脑让农村的孩子惊呼这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时候,他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这些大学生的知识和视角会持续地影响着教育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基金会能够成就一个长远的事业。

  慈善如何与资本结合?

  今年6月份,比尔·盖茨宣布,他准备逐渐淡出商界,专心于慈善事业。在他的基金会网站上,他表达了对巴菲特的敬意,并表示基金会将很快运作起来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正是出于对盖茨夫妇及那个基金会的信任,巴菲特放心大胆地将那笔众人瞩目的财富捐赠了出去。而盖茨也立志改变传统慈善效率低下的弊病。他投资于有效的公益项目,帮助项目达成目标,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也停止对不能成功的项目的资助。

  盖茨因此被称为“风险慈善家”,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运作模式是:合理投资—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慈善,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巨额本金配合合理投资,才能使基金会得以存续和发展。这种慈善和资本的结合也被称做慈善史上的革命。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基金会能否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如何实现盈利,让基金会发展壮大,做更多的事情,从而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马化腾:如果资本和慈善结合,那么肯定比纯粹捐助效果更好,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也更高,真正能帮到更多的人。而且,一个专业化的资金管理模式也能让更多钱被吸收进来。因为,很多有意愿捐赠的人,他们有几个顾虑:一是怕捐赠起来很麻烦,二是怕用途不规范。如果一个基金会能在这两点上做得很好,并且还能保障钱有增值的机会,那么优势会更加明显。我觉得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我们虽然成立了基金会,但仍在起步阶段,还不像盖茨夫妇所掌管的基金会,有那么庞大的资金规模和成熟的运营模式。而且,在目前资金量不太大的情况下,依照他们的那种模式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提供一个便捷和安全的平台能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以执行具体的事情为主,比如说以关注教育等方面为主。

  但我们在向盖茨基金会的方向发展,能够使基金会有一定的自己造血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企业不断“供血”。

  王均豪: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把企业做得更大,让社会满意也是企业的目标之一。目前,成立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基金会在法律方面存在着障碍,因为不能向社会募捐。这和我们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和企业的现状有关。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把公益事业做好,如何让社会承认,被承认后,社会也会回报企业,这是相辅相成的,双方是互动的。

  我也很想用我的股份成立基金会来运作,给股东一定回报,并坚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原则。可是,目前,我考虑的还是如何把企业运作好。

  我的理想是,等我能从公司的管理方面退出来时,会去考虑用基金会形式做公益事业,并让股东有回报。

  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慈善事业还是初级阶段,很多配套的政策和环境也都是初级阶段。尽管我们每年都在参与类似的活动,但我也在考虑,如何做得越来越规范,如何发挥出更大效果,想呼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进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