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坤:画笔传神 雕塑传情(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 22:53 北京商报

  袁氏雕塑有两个特点,一是他抛弃了在这个国度一个时期里,塑造领袖人物程序化、形式主义的俗套;二是解决了人体雕塑与贵国的中山服衣纹处理、形体、气韵、衣服质地之间的几重辩证关系。在时间关系上,袁熙坤承其家学,从家族文化中领受到了传统的完整赐福,中华文化精神已化为他的血液。而在当代艺术界,他又是一位先锋。在空间上,他访遍数十个国家,足涉天涯,被公认为民间艺术大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别都是他艺术之旅的停靠站。

  ——姜卡洛·卡波尼(

意大利画家)

  袁熙坤的动物速写一贯地在形似的基础上致力神似——简练、概括地突出对象的主要特征。

  如何忠于他的描绘对象,看他的作品就可以了然。他的创作态度勤奋,在边疆做动物考察时,在炎热的原始森林中顶住蚊子叮、小虫咬,每天坚持作画十多个小时。为了画马、牛的速写,经常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公里路。另一方面可贵的是,它的勤奋精神是同严肃的写实手法密切结合的。他对于自己笔下的飞禽、走兽、家畜,不满足于浮光掠影地勾取大要,不屑于仅得“皮毛”舍弃了“骨法用笔”,而总是毫不苟且地忠实于它们的本来面貌。

  ——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世代居住在云南的30多个少数民族中都有袁熙坤的朋友。袁熙坤自小便是吃多民族艺术之乳长大的。各有特色的各民族文化集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袁熙坤把这种特色化的绚丽,加以自我风格化的强调,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颇有贡献的。

  ——娄晓琪(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执行会长)

  袁熙坤·思语

  对于巴斯德,在细菌与

病毒横行的时代,我们其实更需要他。

  对于孟德尔,我想一个美满的姻缘不只在于一个充耳不闻的丈夫和一个视而不见的妻子,更在于优生。

  对于甘地,没有贪婪累积而发霉的

脂肪,有的是明哲的头脑,铁骨铮铮的脊梁。

  对于达尔文,蝌蚪变青蛙学说,不只包含生物进化的规律,也关乎社会的稳定渐进。

[上一页] [1] [2] [3] [4]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