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情形要自行申报 年收入12万须自报个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9:33 武汉晚报

  汉网消息 (记者 王丹妮)富人纳税将受到更严密监控,年收入12万以上的“富人”,须在年度终了3个月内,到地税部门自报收入。

  昨天,国税总局颁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明确了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的五种情形,即:①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②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③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④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⑤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符合第二种情形的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全部应税所得达到12万元,不论平常是否已代扣代缴税款,或自行申报过纳税,年度终了后,都应当再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符合第二至第四种情形的纳税人,要进行日常申报纳税,即在取得应税所得时,就应当按照《办法》的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须申报其各项所得的年所得额、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和相关个人基础信息。

  据市地税局介绍,目前尚未收到这个规定,但之前已进行过讨论。让高收入者自行申报,是掌握高收入者全部收入的有力途径,也是提高纳税人诚信的重要方法。

  目前,我市已对部分高收入行业进行全额全员申报,锁定了10万高收入者。

  “年所得”这样计算

  据新华社11月8日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8日发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纳税人“年所得”包括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11项所得的总和。

  上述11项所得包括: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未减除费用(每月16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额。也就是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各种所得(单位所发的工资单内外的所得),剔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以及“三费一金”以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即: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上述方法计算。”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三项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的收入额。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上三项所得均指不减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额。

   这些收入可以免税

  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8日发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政府特殊津贴、国债利息等所得,均可不计入年所得。

  根据上述办法,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包括:

  ——省级政府、国务院部委、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保险赔款;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另据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以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均不计入年所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