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韩美林:童心写童趣(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12:56 北京商报

  大篷车和采风

  采访进行到一半时,韩美林就迫不及待地领着我们参观他的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这是全国第一家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是中国美协至今惟一一家由美术家领衔的工作室。

  参观韩美林工作室,我们不禁为这位大师创作手法的灵活多变由衷赞叹。中国画、书法、雕塑、雕刻、陶瓷、青铜、剪纸艺术、民间工艺作品……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布满了整栋5层楼的展厅。这些作品或憨态可掬、或精巧妩媚、或气势磅礴、或质朴天成,韩美林的艺术创作绝不拘于形势和材质,但他永远能够找到最恰当的方式来充分表达他所要表达的主体和思想。

  我们在这些艺术品中停停走走,仿佛看到一个永远充满无限活力的韩美林领着他的大篷车队,游走于祖国山水边疆,穿梭在民间小路,挥洒激情于天地之间。韩美林说:“我的创作基础就是脚踏实地地去体验生活,探索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事实上,韩美林“大篷车”之行在圈内是出了名的。韩美林经常率工作室青年人四处采风。从北京出发,途经太原、洛川、西安、洛阳、

禹州、临沂、常州、苏州、宜兴、上海、杭州、龙泉、景德镇等几十个城镇。历时近7个月的沿途采风,韩美林称为采风“大篷车”。实际上,这样的采风活动已经持续了20多年。他们每到一地,就帮助那些小厂、穷厂、快倒闭的厂,以及那些没有设计能力的厂起死回生。像当年的红军一样,永远不敢向当地索取路费、报酬,甚至连人家赠送的当地土特产也婉言谢绝。韩美林说:“我的大篷车之行是文化扶贫、艺术采风,而不是采蜜。我是从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而成长起来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长期深入民间的韩美林甚至笑称自己是“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古文字和岩画

  如果说现实生活中的采风为韩美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那么沉浸于

传统文化之中更是让韩美林的作品透着“中国”二字。

  韩美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有根的艺术才能够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没有根的艺术最终不过是浮萍一叶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而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的。因而,生活和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我酷爱民族和民间艺术,我一生也不能离开这个‘根’,它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艺术家的母亲。等我们长大成人了就得自己站、自己走、自己养自己。在困难面前或是在胜利面前,不要忘记回一回头,看一看这个赋予你艺术生命的母亲。不要一辈子不断奶,但也不要跟着别人去姓人家的姓。”

  在韩美林私人创作室,一打打神秘的、带有浓厚中国古老文化色彩的古文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文字并不是书法家的临摹作品,也不是文字学家为了研究文字而撰写的。这些作品融汇了文字本身的精髓,似乎更像一幅画作,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丽和内涵。这些就是他最近的作品——“天书”。

  据韩美林介绍,他从小就酷爱篆书,对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于是就养成了将一些“义不明”、“待考”、“不详”、“无考”等的古代生僻字记在本子上的习惯。据韩美林介绍,“我学古文字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它艺术上的价值和形式上的美感”。

  对于韩美林所做的这项工作,启功曾笑称韩美林“办了一个文字收容所”,并给予韩美林很大的鼓励。“写金文和甲骨都没有脱出原来的字形,把名字捂起来猜不出是哪个人写的,书法和写字不一样,古文字都是描下来的,只能说是资料,不能说是艺术。你能写出来就好了,你是画家,又有书法底子,别人还真写不了。”正是老前辈的鼓励,给予韩美林无限动力。接受记者采访时,韩美林坦言,这是一个非常苦涩无味的工作,是个非刚韧汉子弄不来的差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韩美林写出兴趣并正规写在宣纸上的这些“天书”文字,即将结集出版。这项工作曾得到了启功、欧阳中石、黄苗子以及冯骥才诸前辈和好友,以及李学勤、裘锡圭、冯其庸等历史学家及文字学家的肯定。

  也正是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古文字和岩画中,韩美林汲取着源源不断的“营养”,并将这些“营养”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成就了一幅幅不朽的佳作。韩美林为国内某汽车厂商设计的“轩辕”牌汽车LOGO就是一个例子。他将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阴阳轮回等思想与现代工业的效率、速度等元素相结合,让这个LOGO充满文化内涵,同时又体现现代感和时尚感,堪称经典。

  

韩美林:童心写童趣(2)

  书法作品

  

韩美林:童心写童趣(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