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宁高宁重构中粮 108道思考题的最终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 15:05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伟勋 肖可 北京报道

  10月18日,沉寂两年后,宁高宁重新走到聚光灯下。

  这一天,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酝酿已久的新标识首次亮相,正式取代沿用13年的绿色旧标。人称“中国摩根”的宁高宁空降中粮两年后,终于拿出对这个已有54年历史的老牌国企重塑计划。

  在带领华润成功实现多元化后,宁高宁正在延续以资本市场思维整合传统产业的手法,带领中粮实现从经营内容到商业模式的全面转型,从一家以粮食外贸为主导的国有企业,转型为以粮食食品贸易加工和品牌消费品生产为主体的国际化公司。

  “我们正处在关键的转变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会焦灼、艰苦,最少要持续两三年时间。”宁高宁说。

  中粮新版图

  过去的两年中,宁高宁淡出媒体视野,潜心研读和拆解中粮。“空降”中粮几个月后,他在纸上给自己写下了108道思考题。

  这些问题包括,一个业务形态多样的中粮,如何进行梳理整合?一个多种组织管理形式并存的庞大体系如何“瘦身”?一个多元化企业如何实现内部协同?……它们是每个转型中的大型国企几乎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是管理界始终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现实难题。

  两年后,宁高宁开始用行动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要把主业集中在粮食、食品贸易与加工、土畜产、地产、酒店及金融服务业,在这5-8个竞争范围内争取领先地位。”10月18日,宁高宁称,中粮要实现有限相关多元化,建立专业化的业务单元,在传统行业追求超传统的增长。

  两年中,中粮不停地做着“加减法”。一方面,重组中土畜和中谷粮油,接盘新疆

屯河,收购华润酒精和华润生化;另一方面,对原有的44个业务单元一一进行战略质询和高层研讨,之后着手进行业务重组,包括裁撤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业务单元。

  10月9日,中粮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粮国际(0506.HK)启动了规模庞大的业务重组计划。中粮国际将斥资53.3亿港元,从母公司中粮香港收购食品、饮料及农产品加工业务,同时将商务顾问、热能发电服务、蔬果及海鲜贸易业务等非核心资产剥离到中粮,并计划将农产品加工业务分拆在香港主板上市。

  重组后,中粮国际将更名为中国食品,主营食品和饮料业务,新设立的子公司中国粮油则将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务,包括生物燃料和生化业务、油籽加工、大米贸易及加工、啤酒原料和小麦加工等。

  “这次重组是按照资本市场的逻辑,将关联性、协同性较强的业务组合到一起形成业务群,进行专业化经营,从而降低成本并提升价值。”中粮战略部总监马建平10月16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据了解,此次重组是中粮调整业务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开篇之作,类似的重组今后将逐步推进,最终形成5个左右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业务群。“必须选择我们能力最强的环节,该舍弃的坚决舍弃。未来的成功一定来自专业化经营。”宁高宁说。

  资源整合进行时

  在加快业务重组的同时,中粮已经开始进行资源整合。

  “整合的内容包括采购、研发、渠道、物流、品牌、资本平台等。”马建平称,整合的基本目的是发挥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以中粮国际(0506.HK)的渠道整合为例,重组完成后,中粮国际的业务包括饮料、酒类、糖果及小包装食用油,以前这些业务相对独立运行,各自拥有销售渠道。将这些分散的渠道整合成一体后,不仅可以增强中粮与零售商的谈判、议价能力,还能利用这一渠道搭载更多品牌和产品,甚至可以在商店开设专门的“中粮角”。

  据了解,在品牌消费品领域,中粮将力争三年内出现新变化,每年都有新产品推出。

  “中粮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整体利润率不高,只有百分之几。”世纪证券食品行业分析师认为,中粮专业化整合的思路有利于提升资本层面的价值,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从这个口袋放进那个口袋,业务盈利能力还是很难改善,关键要看整合之后如何发挥协同效应。

  新

能源增长点

  10月18日,也是中粮宣布年产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开工的日子,这是中粮投资超过100亿元布局新能源产业的关键项目。

  当中粮在新能源产业布局走出关键一步——收购华润生物能源业务时,宁高宁也曾有过踌躇,“中粮非常适合做生物能源,我们很想进入这个行业。但在这方面,华润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是从华润过来的,不好意思跟人家开口。”宁高宁说。2005年8月的一天,宁高宁在同事的鼓动下,“借着酒劲”给华润董事长宋林打电话,询问华润是否愿意把生物能源业务卖给中粮。

  华润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生物能源领域,投资设立了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和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都是国内主要的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但在华润多元化的业务体系中,生物能源仍处于培育期,尚未成为其主营业务。

  与此同时,中粮的很多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增势有所减缓,急需寻找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且适合自己的新业务。生物能源作为粮食深加工的下游业务,被其锁定为突破性的增长点之一,在考虑收购华润相关业务之前,中粮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华润很快同意出售生物能源业务,中粮于2005年底如愿进入炙手可热的新能源产业,并将粮食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到高科技生化领域。

  “我们要成为中国生物能源的主要提供者、领导者,成为国家生物质能战略的执行主体。”在宁高宁为中粮勾画的蓝图中,生物能源被列为着力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

  “随着定位的改变,我们也把目标从办好一两个燃料乙醇工厂,调整为努力做好整个行业。”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岳国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燃料乙醇产能将达到500万吨,中粮计划在3-5年内成为国内最重要的供应商。

  借助技术、资金和政策优势,中粮有望成为燃料乙醇行业的最大赢家。目前,除开工广西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外,中粮在河北和辽宁的各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正等待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山东、江苏、湖北的项目也在洽谈之中。

  据估计,中粮规划中的燃料乙醇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给集团带来10亿元左右的利润。

  “我们还在积极寻找类似于生物能源业务的新增长点,但不会过度多元化。”宁高宁表示,中粮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好主营业务,新进任何行业都会慎之又慎。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