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抑制人才流失 印度吸引洋高校本土办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7:41 经济参考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的现象日益普遍。作为全球外包大国的印度同样面临人才流失的尴尬。为建立本国高级人才库,印度政府决心通过向外资开放本国高等教育体系来改善其国内教育环境。

  在全球外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印度企业有可能因缺乏高科技人才而失去大量商机。据麦肯锡公司估算,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美元左右,印度有望获得其中50%的市场份额。但业内人士提出,从目前情况看,这一前景并不乐观。印度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的调查表明,2008年印度将需要220万名软件技术人员和160万名硬件技术人员,但按照目前的人才流失速度,今后10年内,仅IT行业的人才缺口就将达到100万。

  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指出,造成印度高科技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落后的高等教育体系。从年龄结构上看,印度10多亿人口有60%都在25岁以下。但在处于17至23岁年龄段的印度国民中,只有约11%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这一数字分别为13%、 31% 、27% 和19%。印度每年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只有20亿美元,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37%,该数字同样也落后于亚洲地区的很多国家。此外,由于教育质量不高,印度虽然每年都有30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但高素质人才仍旧供不应求。2005年,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本土培养出的工程师只有约25%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职位要求,金融和财会专业毕业生能够满足要求的更是低至15%。

  另一方面,虽然印度每年到国外求学的人数并不在少数,但真正学成归来的人并不多。目前在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等国
留学
的印度人大约有15万人左右,他们平均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总额约在40亿美元左右。此外,受工资待遇、生活环境及研究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很多留学生到国外深造后不归,甚至直接移民欧美。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金的大量外流,还给印度的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有人用“奶牛现象”来形象地比喻印度人才的培养与流失: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而乳房却在国外,最终挤奶的是外国人。

  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的落后局面,印度政府决定向国外高校打开大门,欢迎它们到印度建校以及从事科研工作,借此让越来越多的印度平民在本国国土上接受世界级水平的高等教育。与此同时,很多外国大学也对到印度投资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哈佛大学就计划在孟买开展培训项目,除一般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外,还将为政府官员和工商界领袖提供管理类培训内容。位于印度南部海得拉巴市的印度商学院就是与美国知名的凯洛格商学院、沃顿商学院以及伦敦商学院合作创办的。而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也已在印度班加罗尔开设了经济研究中心。

   肖莹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