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东阿阿胶教父刘维志卸任 少帅秦玉峰接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10:26 中国产经新闻

  阿胶走向价值回归

  通讯员吴延华 本报记者 梁馨元报道

  执掌东阿阿胶000423长达30多年,素有“中国阿胶教父”之称的刘维志卸任后,是否给正处于爬坡阶段的阿胶产业链带来发展变数?《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获悉,东阿阿胶业已彻底解决了生产产能的瓶颈,而“阿胶少帅”秦玉峰接棒后,正在酝酿对资源相对稀缺的阿胶系列产品步步提价,以促成阿胶产业走向价值回归。

  价值被深埋

  阿胶的价值有多大?这一点可以从《本草纲目》说起。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人参、鹿茸、阿胶被并称为三大宝,阿胶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为补血,被历代中医颂为滋补之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这样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因此阿胶以山东东阿的为正宗。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东阿阿胶能滋阴、润肺、益气、补血、止血、调经、安胎、祛风等。现代医学发现,东阿阿胶有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钙的吸收与贮存功能;有扩张微血管、扩充血容量、降低全血黏度和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提高耐缺氧、耐疲劳的作用,并能增加血清钙的含量,能使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清滞性不变,并有治愈肌变性症的功能。近年来,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结果证实,东阿阿胶还有抗休克、抗衰老、改善微循环、抑止肿瘤发生等功能。

  正是这一剂“世界神药”、中药瑰宝,它的价值却被深埋了。一方面,阿胶没有真正作成“中药名片”,阿胶的品牌价值有待于挖掘;另一方面,受历史原因影响,阿胶的市场价格长期低位盘桓,价格严重脱离价值线。

  品牌药图谋价值回归

  翻开中国中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中药秘方、验方达30多万个,有记载的至少也有6万多个,但成为国际品牌的机会没有。日本人在中国名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救心丸,并注册了专利和商标,年销售额达上亿,而中国中药里神奇的阿胶,至今也没有达到日本救心丸的市场效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阿胶少帅”秦玉峰看来,阿胶价值被长期埋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阿胶行业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名牌。秦总认为:“中国是中药大国,但不是中药强国,国内制药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缺乏的就是品牌竞争力。”受历史沿革和传统销售渠道的影响,阿胶的市场价格一直在低位盘桓,成为影响阿胶品牌建设的一个内在因素。

  有人戏言:“阿胶跟出差补助差不多,一二十年不见涨。”而且东阿阿胶供应部部长肖估岐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近几年国内驴皮资源每年以20%的速度下降,他说阿胶供应短缺已成定局。

  据悉,10年前阿胶的市场价格为136元/公斤,目前阿胶的市场价格为220元/公斤。刘维志认为,阿胶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按照供需缺口乃至阿胶本身的药用价值来看,至少应该达到每公斤五六百元的水平。

  秦玉峰透露,目前东阿阿胶的非主销地比如西安,市场已开始有所动作,每公斤的阿胶价已提升了几十元,至于广东、浙江、山东、安徽、川渝等产品主销地,消费者对产品提价的承受力应该不成问题,因为普通人群的阿胶年保健用量为每人2公斤,而术后人群的用量一般为每月1公斤。

  针对阿胶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应难题,阿胶少帅秦玉峰眼下正在发动“阿胶二次开发”的中药现代

化工程,希望在国内建立10个养驴基地,从非洲、南美、中亚、澳大利亚等地引进原料或建立半成品加工厂,打通非洲的驴皮进口通道。

  牵手“稀缺资源”

  世界上的东西什么最珍贵?答案是“稀缺”。当年中国股市将“稀缺资源”炒得一塌糊涂时,惟独将正宗的东阿阿胶这只稀缺资源

股票给拉下了。

  在证券市场中,在分析师们将石油、矿石、黄金等列为稀缺资源的同时,有人提出了茅台、五粮液、西湖龙井消费类稀有资源。从阿胶生产环境看,阿胶牵手“稀缺资源”不为过。

  之所以说东阿阿胶正宗,是阿胶生产不可复制。山东是阿胶生产基地,“阿胶教父”刘维志曾从全国不同地域选来14种水样研究证实:东阿地下水经地下岩石、沙过滤过,溶入大量钙、钾、镁、锶等矿物质,且其比重为1.0038,每立方米超过普通水3.8公斤。这种水是熬制阿胶理想的电解质,能将驴皮中的杂质提炼干净,而且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一方山水一方宝。东阿之水孕育出东阿阿胶,就如同杭州梅家坞的山水孕育出西湖龙井一样。这就意味着,同样的生产工艺,不在东阿生产,也生产不出正宗的阿胶。

  一位资深专家认为,当一个品牌主或品牌运营商用心去挖掘品牌的“稀缺资源”时,他是可以总结、提炼出很多优质的元素,再经过凝聚、提升、放大,就可以形成品牌的“稀缺资源”了。从茅台、西湖龙井采取的减产提价的市场策略看,因为有了“稀缺资源”品牌,这一市场策略不仅没有降低品牌产品的销售,反而增加了品牌的客户忠诚度。如果采用白色家电等非“稀缺资源”产品的价格战策略,直接恶果是恰恰造成了品牌的贬值。

  因此该资深人士认为,无论是驴皮资源的匮乏,还是阿胶特殊的生产环境,都会让阿胶生产必然向“资源短缺商品”靠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