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正文
 

邮市“走牛”背后是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09:04 扬子晚报

  股市的飙升和急跌,引起许多市民的强烈关注。作为收藏和投资并重邮品市场会有什么反应?同样引起许多市民的关注。最近以来,邮市一路“走牛”,又引起不少新的邮友加入了集邮的行列。

  邮市为何“走牛”,其背后动因是什么?记者采访南京邮市的几位老邮迷,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从中寻找邮市“走牛”的轨迹。

  三年两次大规模销毁邮品

  2004年6月25日及以后的两个月里,国家邮政局先后销毁全国邮政部门库存的1992至2001年纪特邮票30多亿枚,面值金额30多亿元。这批邮票中包括面值5角的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的邮票,面值5.4元的藏羚羊纪念邮票以及纪念香港、澳门回归的金箔票,而这几种邮票都是当时市价较高品种。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纪特邮票在1999年前后市场达到3800多万枚,国家将逐步控制市场上纪特邮票的数量。然而,大规模地销毁邮票并没有吹暖邮市。

  今年3月24日《中国集邮报》头版头条消息《大规模邮品销毁行动本月底正式启动》引起读者的关注,文中称:“国家邮政部门从促进

和谐社会,维护集邮市场,维护集邮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将开展大规模邮品销毁行动。此项工作定于3月底正式启动。”这并非是国家邮政局官方公布的消息,而从全国各省会市集邮公司经理的工作会议的一则报道,至今已有两个多月,销毁了多少邮品、包括哪些品种、数量多少、面值多少,均不见任何报道。与两年前的那次销毁相比,更具有“神秘”色彩。

  南京集邮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销毁的主要是2003年以前的邮品,不是邮票,邮票在上次已销毁,至于更具体的情况他们也不知道。那么,邮票属不属于邮品、2003年以前“前”到什么时候、是否包括上次的2001-1992年期间的邮品(票),都是一个个谜。但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海南、上海和北京相继销毁了库存积压的1992年至2003年的邮品,这是自2004年大规模邮票销毁行动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其中包括装帧后的邮票册。有邮友向国家邮政局咨询时,得到的答复是“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消息”,尽管官方没有披露这次销毁邮品的消息,但邮市开始迅速回暖。

  “保密”数量遏制炒票

  

  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数位人大代表联名向国家邮政局提案,建议取消发行计划中“发行量”,即不公布邮品的相关数量,国家邮政局采纳了这一建议,今年起邮票的“发行量”不再对外公布。

  南京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宋绳坦说,我国所谓的“发行量”实际上是印刷量,并非是实际销售量。国外发行量是指在发行周期内实际销售的邮票,过了销售期该封存的封存,该销毁的销毁,从而保证了邮票在市场的合理数量。一旦事先公布“发行量”(即印刷量),就给炒票提供了机会。据了解,由于保密了发行量,但仍有炒家蠢蠢欲动,今年1月发行的狗年小版张(6枚版)刚上市,即被炒家猛炒,一路扶摇直上至七八十元,如今回落至二三十元,不少炒家因此被套牢,损失颇重,此后“炒票”有所收敛。宋副会长认为这也是眼下的邮市回暖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两次大规模销毁邮品采取“保密”措施是从维护集邮市场,维护集邮者利益的角度考虑的,它将有利于集邮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邮市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正在记者写这篇消息时,邮市传来消息,1980年发行面值8分钱的老猴票已突破单枚2000元大关,最高价达到2050-2100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更令人吃惊的是现价是面值的2.5万倍!据查,老猴票发行量为500万枚,由于当时集邮者不多,更未意识到这枚邮票的上涨幅度,所以很大一部分老猴票被作为邮资而用掉。退一步说,即使是500万枚的发行量也仅占到1000万枚的心理市场量的一半,难怪老猴票见“风”就涨。

  有53年集邮史的朱遵筏先生认为,由于国家采取一系列稳定和繁荣邮市的措施,尤其是销毁库存票和严厉制止“打折票”,邮市才开始回暖,目前大多数邮品的价格是合理性回升。作为市民、特别是新邮友应有良好的心态,集邮是收藏、欣赏、读史和投资为一体的活动,不可把它当作投资工具。据一些老邮友介绍,投资邮市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按年代划分区域,大家较一致的看法是,2003年是邮市的一个拐点,因为此后邮品的发行量得到有效控制,2002年前的邮品又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以老纪特票和JT票的中早期品种为佳。李定强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