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正文
 

中国进口南美大豆新思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购买BM&F担保的离岸巴西大豆

  本报记者 李俊 发自上海

  “中国客户在巴西期货交易所(BM&F)下单一定数量的巴西大豆合约,在到期月份前的一定时间内决定交割,然后将交割所需的美元存入BM&F在美国纽约的账户中,BM&a
mp;F将指定一家中转站和出口商为中国客户进行装船,并为装船的巴西大豆提供品质担保。”BM&F国际与政府关系总监阿马拉(JLauroAmaral)在21日于上海举办的“中国-南美大豆贸易论坛暨企业避险增利国际研讨会”上为中国油脂企业提供了一种进口大豆的新思路。

  本次讨论会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与BM&F、阿根廷罗萨里奥期货交易所(ROFEX)联合组办,旨在探讨以期货市场规避产业风险、更好地服务中国与南美大豆贸易发展这一主题,并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形式建立一个基于长远的战略计划,建立一个跨越洲际的桥梁。

  讨论会上,来自南美和国内的大豆专家就中国与南美如何建立直接的大豆贸易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目前,国内大豆油脂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际贸易商进口南美大豆,于是针对如果绕开国际贸易商直接进口南美大豆,阿马拉提出了上述的解决办法。

  东海粮油副总经理李宣生在讨论会上指出,目前中国油脂企业进口大豆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商进行采购,一是通过国内贸易商进行采购,而国内贸易商再向国际贸易商购买。“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式,国内油脂企业基本都是先确定升贴水,然后再确定价格。通过这种作价方式,国内油脂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有权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最后价格,在大豆熊市中,油脂企业不仅可以在国际市场以更低的价格进口,也可以在国内市场卖出更好的价格,可谓两边盈利;但是在大豆牛市中,油脂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大豆进口价格。”李宣生指出。

  国内油脂企业的这种进口方式主要形成于2000年~2002年,当时国际大豆市场正好处于熊市,通过上述进口方式,国内油脂企业快速发展,大豆压榨行业也快速壮大起来。但是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的牛市中,油脂企业也正是因为这种进口方式,出现大量亏损,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不足的企业。

  “这种贸易方式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中国基本通过国际贸易商在国际市场中采购,中国购买的头寸完全暴露在国际市场中,在大豆牛市中,中国因素容易被无限地夸大,油脂企业的进口成本会被大幅提高。”大陆期货分析师高严荣指出,“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商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大豆(不管是美国还是南美的大豆)时,价格都是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作为参考,这就导致中国购买南美大豆的价格被人为抬高了。”

  “国内油脂企业也希望能有其他的进口方式,绕过国际贸易商,直接进口,不过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式。”李宣生指出,“BM&F的方案为国内油脂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