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调整都需要时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 10:38 经济观察报 | |||||||||
美国参议员舒默先生走了。几乎是在他宣布舒默法案推迟至9月29日表决的同时,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查尔斯·格拉斯利站了出来,要求美国财政部确定中国或者其它任何国家的货币是否存在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问题。 中国和美国在一场贸易战即将爆发时选择了互相理解。但是,新的阴云似乎正在聚集。这恰好可以说明美中经贸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纠结于其中的多重利益。不过,舒默先生
即使从3月29日美国参议院的听证会我们也可以发现,美国政界、商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对于中美当前面临的贸易摩擦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实际上,美国的参议员们如果愿意倾听,应该会明白,以制裁的方式对待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伤害对方的同时,也会极大地伤害自己的利益。 在中国和美国的贸易纠纷背后,是双方都需要正视的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固然需要进行调整,尽自己的努力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向着更依赖于内需的经济转变;美国同样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至少应该考虑,如何尽其所能地增加国民储蓄。 这其实是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简单地将贸易问题归结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已经越来越得不到理性思考者的认同。更何况,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也是中国汇率改革的题中要义。这一点,想必舒默先生在中国已经可以真切地感受。 不过,正如美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让国民储蓄率飙升一样,要求中国在短期内完成经济转型,也同样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何试图在短期内完成这一使命的政策建议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就宏观经济而言,做出任何一种全局性的调整都需要充分的时间。既然如此,美国经济政策的决定者,以及那些可能影响政策走向的人士,就应该相信,给中国调整的时间,实际上也是给美国调整的时间。 问题在于,美国人是否愿意更认真地倾听中国,中国人是否能够更平静地看待美国。对于美国来说,出于选举策略的考虑,对大国经贸关系做出轻率的决策是短视的。而中国也不能把所有来自美国和西方的声音都视为无理的指责和要挟,这不是一个致力于和平崛起,并且愿意承担自己国际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气度与风范。 回首过去30多年,中美经贸的天空并非总是阳光灿烂。而对于这两个同样处于经济调整过程中,经贸联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紧密的国家来说,积极地互相理解与沟通,是找到任何问题解决方案的前提。虽然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是否将会被美国财政部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是否会通过新的法案,都存有诸多悬念,不过,即将到来的中美元首会晤,或许可以为这种大国的相处之道提供更多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