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不再仅仅授人以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09:47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出于不同的角色需要,各国财长与央行行长在立场上有所不同并不足为奇。不过最近印度财长奇丹巴拉姆做得却似乎有些过了火,而央行行长雷迪以静制动却也并不含糊。 3月23日,奇丹巴拉姆称“下周印度储备银行将采取与利率和流动性相关的行动”,此言一出,立刻加大了市场有关印度央行即将削减针对银行存款准备金要求的猜测。目前,印度各银行需在央行留存占总存款5%的准备金。如果这个准备金门槛下调一个百分点,就意
截至3月30日,一周时间已经过去,印度央行却没有任何动静。显然,在应该收紧还是放松货币供应上雷迪有着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许多专家学者也是站在雷迪一边。一方面,在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以前,印度发出任何暗示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都是极具风险的。目前,期货交易者普遍认为美联储有90%的可能会在5月份再次加息25个基点至5%。要防止投资者对印度卢比的信心下滑,保证当地货币在一定程度上的供应不足是很必要的。另一方面,一味依赖央行帮助各银行解决流动性问题并非长久之计,也不利于印度金融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国内对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3月初印度银行的欠款率同比上升32%。而银行存款却只增长17%。与此同时,大量流入的海外资本被用来弥补不断增加的经常项目赤字。其结果就是,为整个金融体系创造流动性的央行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算上12月份支付给非常住印度居民的硬通货存款,印度央行在当前财年的前10个月中已经净流出26亿美元外汇储备。相比之下,去年印度央行外汇储备净增加210亿美元,同时不得不向金融机构出售债券以消化其在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释放的额外现金。现在,印度央行正在把这些钱还给银行,但对于巨大的流动性需求来说却似乎是杯水车薪。 解决流动性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各大银行本身。印度银行业应该提高其支付给存款者的定存利率以缓解流动性吃紧的状况,然后再通过提高效率来消化这部分成本或者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借贷者的身上。事实上,印度银行业提高效率的空间很大。作为全国最大的放贷银行,上一财年印度国家银行的存贷利差高达3.1%,与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是新加坡最大银行星展集团存贷利差的两倍。 也就是说,仅仅靠央行“授之以鱼”是远远不够的,激发各银行主动获得流动性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一点,奇丹巴拉姆可能感到不可理解。他想不通印度央行在通胀率为4.3%,也就是较去年同期低一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为何还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他更担心,高额信贷成本会拉低印度当前8.1%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他忽略了央行的职责所在。雷迪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增长和通胀上。作为银行业的监管者,他还必须考虑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眼下印度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与海外资本进入新兴市场的突然停止是密切相关的。这对于经常项目赤字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3.5%且必须由海外资本予以弥补的印度来说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印度央行选择鼓励信贷增长的同时又不放松货币供应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 长期以来,印度银行已经习惯甚至依赖于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印度政府也总是希望各银行能够把那些由于资本控制而无法流出印度的家庭储蓄收集起来,从而帮助弥补政府的预算赤字。这种模式在其他金融体系还不发达的时候或可奏效;但如今,印度本地的存款者在国内就可以有许多银行外的理财选择。在股市走牛、共同基金回报不菲的情况下,人们为什么还要选择年利率仅为6.5%的5年期定期存款呢?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银行必须要学会如何为赢得流动性而展开竞争。一味依赖央行提供低成本资本只能使得印度经济更有可能受到冲击,特别是在美、欧、日都已经或者即将收紧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在这一点上,雷迪的选择值得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