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央行新闻发言人就汇率和贸易平衡问题答记者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1:26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周小川行长就汇率与贸易平衡问题发了言。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李超就有关政策和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近几年,全球化、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等加速发展所导致的比较优势格局的重组出现时间差是中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之一。您能否更深入地谈一下这个问题?

  答:我们认为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近年来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外包与供应链重组的加速发展。

  所谓跨国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或服务的一部分搬到海外,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它成本也更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或服务转移到海外,再把产品纳入旗下的全球供应体系,形成供应链的重组。这种现象随着IT革命和基础设施如交通的改善呈加速发展趋势,使得过去不能跨国外包的现在都有可能外包了。

  跨国外包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各国的比较优势格局发生重组,而且重组还出现了时间差,即劳动成本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发达国家感受到压力,转而创造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从而形成了时间差在这一阶段,贸易不平衡会扩大。

  美国著名作家、《纽约时报》国际事务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花费了4年时间完成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较为充分地论述了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的加速过程,说明了跨国外包与供应链的重组是世界经济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指出,中国向全球市场开放,其跨国外包的吸引力越大、供应链越长,跟中国竞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越有必要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对于世界各经济体而言,跨国外包和供应链重组将消除边界磨擦,使世界变平,从而提高效率与竞争力,在竞争中促进全球合作。

  外国直接投资在跨国外包和改变贸易平衡中无疑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这种生产和贸易的汇率弹性相当小。而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大幅增加部分替代了中国的进口。中国市场上外国品牌、外国设计的产品非常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转为由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

  问:为实现贸易平衡,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来改善贸易收支平衡。请问,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展如何?今后是否还要进一步完善这项改革?

  答:去年7月21日,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

  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在即期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不再固定不变,而是可以在每日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建立后,远期汇率没有波幅限制,完全由市场决定。2005年9月23日人民银行扩大了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的波动幅度扩大至1%。2006年1月4日,又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改由15家中外资银行做市商报价产生,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汇改以来至2006年3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累积升值3.09%。八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反映了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体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规律。特别是实行做市商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有了较大提高。

  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需要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增强市场决定汇率的力量。而中国的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想更好地适应浮动汇率,也需要外汇市场有足够的深度和丰富的交易产品。包括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完善外汇市场体系,逐步增加市场避险工具等等。

  2005年8月2日,人民银行扩大了人民币对外币远期业务的主体和交易范围,放开了交易期限,允许银行自主定价,允许银行对客户开办外汇掉期业务。8月8日,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同时允许银行之间开展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8月15日,正式建立了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目前已有64家中外资银行成为远期市场会员,其中外资银行50家,包括5家美资银行。

  2006年1月4日,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后, OTC市场已成为中国外汇市场交易的主体,做市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2月9日,中央银行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试点。3月1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达成协议,中国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汇率和利率产品。这些都为我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进一步接轨创造了条件。

  八个月来,在放宽外汇管制方面作了相当大的努力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大幅放宽了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现汇的比例限制,提高了居民个人购汇限额并简化了手续;放宽了企业资本项目下用汇限制,等等。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调整部分外汇管理政策,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创造政策环境。

  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展外汇市场,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的能力。由于按照现在的机制,根据市场的变化,人民币具有自主向上或者向下浮动的空间和能力,因此,人民币汇率将不再有官方宣布的一次性调整,而是在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根据外汇市场供求和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自主浮动。

  问:实现贸易平衡需扩大内需等,请问这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答:经济学描述了储蓄与投资之差、出口与进口之差的对偶关系,即储蓄过多会产生贸易顺差;反之,储蓄过少会产生贸易逆差。

  中国经济中,高储蓄率与高额贸易顺差并存,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汇率并不是唯一手段,应采取综合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以此带动经济增长,同时扩大进口,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问:谈到扩大内需。请问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刚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中国“必须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金融支持政策等。

  减税政策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以前的800元提高至1600元。财政部预测,调整后将节税约300亿元,若将其全部用于消费支出,那么将推动年均家庭消费增长0.4%。

  另一项减税措施是全面取消农业税。截至2005年,中央财政累计已安排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1830亿元。从2006年起,财政每年将安排1030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完善,其中中央财政每年将通过转移支付补助地方财政780亿元,地方财政将安排财政支出250亿元左右。

  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有关部门已提出了建立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的思路,旨在提高工资水平,增加城市中低阶层收入。考虑到城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多种措施(如前面提到的减免税费)增加农民收入和消费。

  有关部门指出,今后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截至2004年底,已安排103亿元国债资金用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将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积极推广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3)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4)未来5年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等。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从金融领域看,其中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面向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引导居民转变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鼓励适度提前消费。最近几年,居民消费信贷从1700亿元增加到2200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50%,住房贷款年均增长率约58%,汽车贷款年均增长率约40%,一些外国汽车公司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还在中国成立了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开展汽车贷款业务。

  问: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率?

  答:储蓄率包括了国家储蓄、企业储备、家庭储蓄。中国现阶段家庭储蓄率较高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同时,住房体制改革也使相当多的大众储蓄资金用于买房,为子女教育而储蓄也是导致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高储蓄率和高额外汇储备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它亚洲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这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亚洲国家政府部门和家庭部门的行为模式产生了较负面的影响。如马来西亚,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资料,其国家储蓄率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在35%以下,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度高达42%。而美国正好相反,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其居民个人储蓄率在4%-5%左右,但自1999年以来开始大幅下降,现在已是负的(最低时为2005年第三季度的-1.6%)。这些现象都是和亚洲金融危机相关联的。亚洲国家对于危机曾有很多抱怨,一方面是对于对冲基金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反应不够迅速,未能及时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来减轻危机带来的困难。因此亚洲国家会更多地依靠自己的积累,包括家庭和政府部门的储蓄,以应对下一次危机的来临。

  在储蓄率问题上也存在争论,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处于两个极端,其对贸易平衡的影响需要加以重视和研究。

  问:降低储蓄率方面有关部门有何具体措施?

  答:措施之一是需要通过加快社会保障和教育体系改革等措施来降低预防性储蓄,使人们更放心地消费。有关部门在养老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住房抵押贷款等方面采取了若干措施,促使消费者把远期需求转化为近期需求。

  我们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于1997年,目前各项缴费率达40%左右,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新加坡。为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政府免除了社保基金的所得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并从2006年起,下调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以鼓励更多的居民加入养老保险制度。下一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将从国有企业扩大至民营、私营和非公企业,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在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方面,中国目前已普遍建立了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中小企业、各类型就业人员及退休人员。根据“十一五”规划,从今年开始,中国要在城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农村启动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规划,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

  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介绍,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逐渐加大至4%。同时,国家还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和社会各界捐资助教。金融政策方面,我们将鼓励发展助学贷款,2001年以来,助学贷款年均增长速度在170%左右。

  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计划在2006、2007两年时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2006年至2010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5年间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

  在住房抵押信贷市场方面,近几年,人民银行积极鼓励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2000年以来,住房抵押贷款年均增长58%。通过住房体制改革,发展住宅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国已使80%以上的城市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在中国农村,基本上所有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今后,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关金融政策措施。

  问:中国在市场开放方面有何进展?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市场开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已经较高,主要体现在,关税已大大降低(如小汽车的关税已经降至28%),大量的非关税措施如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招标已被取消,245种产品被取消指定经营。电信业已允许外国服务商设立合资增值电信企业,并取消了数量与地域限制;批发服务(不包括盐和烟草)、饭店和餐饮业目前均已取消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基本实现对外开放。

  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银行业方面,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已全面放开,人民币业务已扩展至25个城市。保险业的开放程度最高,除规定合资寿险公司外资比例不得超过50%、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比例不得超过51%外,已基本实现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开放方面,近年来,中国鼓励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逐步提高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参股比例;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引进国际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根据我国加入WTO所做出的有关承诺,从2006年底起,将取消对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所有限制,实行国民待遇。允许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等。今后,我们将根据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与承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主动开放和加强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问:在扩大进口这方面有何政策措施?

  答:温家宝总理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注重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

  中国政府将通过调整政策、改善政策环境来鼓励进口。目前中国制定的进口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相适应的,今后特别要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从有关部门获悉: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进口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及商品,并加大对企业进口业务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量进口设备,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设备。

  中国正处在IT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IT产品和设备,如含有因特尔芯片的科技产品、网络设备等。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系统改造,也需要购买大量的计算机主机设备。

  中国的航空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处于发展初期。预计中国航空市场的繁荣可以持续几十年,飞机及与之相关的设备及零件进口在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将迅猛增长。据美国波音公司2006年3月7日发布的飞机市场长期预测报告称,在2005年至2024年的20年间,中国将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飞机市场,预计将订购2600架新飞机(2005年中美协议中方购买70架波音飞机,价值40亿美元)。

  中国还是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的较大购买者,如目前每年要进口大约2000万吨大豆。中国对棉花的进口需求也在增加,已成为美国棉花的最大进口国。2005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棉花120.6万吨,同比增长14%。预计今后中国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口还将继续增加。

  通过所有这些组合措施,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为平衡地发展。我们预估,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可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