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 > 正文
 

企业“公关成本”为何高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 07:20 新京报

  请吃饭、送红包、报销单据……郑州市政府委托民间机构于近日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当地企业用于与政府部门“搞关系”的非正常支出,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新华社11月19日电)

  郑州市市政府一位官员表示,“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深有同感,市直有关单位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确实该改改了。有的中层领导干部竟然拿着某洗浴中心的100张票推销给企
业,这个例子表明我们的服务环境还大有改善空间。”笔者认为,也正是因为这个改善空间的存在,给企业“搞关系”提供了一个灰色的通道。这究竟是企业心甘情愿“公关”还是花钱消灾的无奈,抑或是地方政府部门给企业在“政策”上行了某种方便而进行的种种私下交易,局外人不得而知。

  一个成功的企业,至少必须兼备两种能力,一种是把企业内部运营好的能力,另一种是政府公关能力,成功的政府公关可以让企业的发展事半功倍,这对于任何国家的企业来说都是如此。

  对于第一种能力,通过近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国很多企业已基本具备。联想、海尔、华为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出现就是例证。

  而对于政府公关这种能力,中国企业似乎并没有取得“真经”,只知道简单地和政府部门“搞关系”,以至这种关系越搞越复杂,企业最终成也“关系”,败也“关系”。

  这方面的例子也常见诸于报端。那么,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市场竞争愈趋激烈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家、政府部门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呢?

  对政府部门而言,不能只像一些官员所在乎的是“有关单位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而应在乎更深层面的改进,在乎如何给企业一个制度护佑与呵护下的生存环境,让企业不必一次次去博弈,一次次去“搞关系”。因此,当前最要紧的是:明确政府的职能,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快资源市场化配置步伐,建立一套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透明体系,从而在源头上控制暗箱操作和不透明交换等行为,不给一些官员利用职权“寻租”的机会。

  对国内企业而言,企业在与政府“搞关系”时,不要破坏了这样几个关系:企业法人和行政法人从主体资格上平等的关系,法治原则的关系,权利、义务对等的关系,即政府的权利是征收税负,义务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企业的权利是获得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是向政府交纳税负。郑州企业与政府“搞关系”费用成本成倍增加,可能就是企业或明或暗地破坏了上述原则关系所付出的代价。因此,企业在进行政府公关时要主动遵守上述原则关系,并端正与政府“搞关系”的目的,即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时主要是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了解政府对企业的指导政策,同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或者以主动的姿态为政府分担在社会责任上的重任,并为此做出一系列书面或口头承诺,并以自己的行为履行诺言,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中国企业应以全新的角度看待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在企业运营中考虑政府自身的一些需求与利益,在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政府的社会利益中寻求平衡点,实现共赢。

  刘学军(北京咨询机构研究部经理)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