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骤长之木 必无坚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8:05 中国质量报

  顾雏军入狱后,对科龙进行了反思,得出“九大教训”,其中有一条大体是说,树大招风,知名度太高未必是件好事。他的这一“教训”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他只强调了“招风”这一基于“树大”而无须论证的必然事实,却并没有关注或干脆忽视了“树”何以“大”以及怎样“大”这一前提性问题。

  古语云,骤长之木,必无坚理。事实上,顾雏军的科龙正是一棵骤长而不坚的大树,
在市场风雨中不朽而摧,不枯而折。如果说顾雏军的所谓“教训”仅止于对外在之“风”的悲叹,却对自身因“骤长”而不坚的脆弱品质视而不见,那么这种认识本身即为其最大败因,从而可以成为比“九大教训”更为深刻、更有价值的根本性教训。

  已然倒下的品牌尚且认识不到这一道理,那些刚刚开始在品牌之路上蹒跚学步的“树苗”企业,怀有巴不得招点风的心理,甚至干出揠苗助长的蠢事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能够看到的现实是,许多品牌总是艳羡一些苍劲的“大树”在“风”中招展的身姿,却透视不到支撑这些“大树”的坚固纹理,以及可以还原风雨历史的一圈一圈密实的年轮。它们耐不得生长年轮的寂寞,心浮气躁,徒慕虚名,制造轰动。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风”是招来了,却在自招的风中夭折。

  且举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几年前,浙江宁波金鹰集团为了制造品牌知名度,在一个拍卖会上花费1518万元的天价购买了北京体育馆两个开国大典时悬挂于天安门城楼的大红灯笼。一时间金鹰集团及其老总吴彪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全国颇为露脸。风头是出了,但“风”太大了,以至于不久之后“头”上的盖头被无情地掀起,在众目睽睽之下,吴彪在金鹰所做的一些丑事就无处遁形了,而金鹰这块牌子也在转瞬之间被摔了个七零八落,成为风中飘零的碎片。

  有人说,吴彪想着让金鹰集团提升点知名度,其实也不是坏事。作为一个非实业的金融机构,吴彪更应该注重金鹰集团圈内的名声,而不应急于把名声扩展得过宽过广,因而他应该注意将知名度的策划集中于圈内事件,点火一个辐射面太广的大众化的大红灯笼题材,对于吴彪与金鹰集团来说有点策划过度了。作为一个金融机构,吴彪应该将策划的重心偏重于品牌诚信、资金运营能力和规模实力等诉求点上,天价虽然能够折射出它的财大气粗,但炒作痕迹太深,社会效应不大,无非是惹人闲话罢了,人们对它的规模实力相反还会质疑。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但这只是“风”的层面,而更为根本的原因并不在这里。

  “风”虽说是自引而来的,但要是“树”足够大且足够坚固,也应该能够撑得住。实际的情况却是,金鹰不仅“骤长”得厉害,而且还是木质疏松的小树。

  比较而言,科龙这棵树显然要比金鹰大不少,其“抗风”能力也强许多,但其“壮而死”要比金鹰的“幼而亡”更具有悲剧意味,也更有警世作用。

  如果在郎咸平炮轰科龙引发媒体大论战,使得公众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科龙之初,顾雏军能够意识到危险,并有所收敛,注意自身的问题,修剪过于招风的枝叶,科龙这棵“大树”也许不至于这么快倒下,说不定还能长得更壮呢。然而顾雏军太高看其“树”之“大”,也太小看“必摧之而后快”的“风”了。更为要命的是,比他想象的要猛烈的“风”并非空穴而来!

  当同样依靠投机钻营获得“骤长”的手段及同样基于“一心想出人头地”的虚荣心理被发现不堪一击时,顾雏军意图掩人耳目的一些资本运作便受到了限制,国内银行也对他提高了警惕,于是内外交困之中,一代枭雄顾雏军及其一手浇灌出的科龙这棵大树,就这样因为资金链条断裂而脆弱地倒下了,人们甚至连倒下时的铿锵声都听不到。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