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对进口废旧轮胎说“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7:58 中国质量报

  针对目前废旧轮胎进口在国内禁而不止的现象,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向社会呼吁

  最近,在我国天津、内蒙古口岸出现了大批进口废旧轮胎,在广东沿海地区运输船只变相走私进口废旧轮胎等事件不断发生,在西北一些地方,还有人公然把进口废旧轮胎直接装车使用。针对目前废旧轮胎进口在国内禁而不止的现象,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向社会呼吁,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禁止进口废旧轮胎,加大国内轮胎翻新业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中国轮
胎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废旧轮胎是一种污染环境、安全隐患多的产品,但对其进行科学的废物回收利用或翻新,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延长轮胎的使用周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均出于安全、环保及对新轮胎市场将造成的冲击等方面的考虑,坚决禁止废旧轮胎进口,并对本国从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免税等政策鼓励。眼下,在我国安全、环保及如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况下,禁止废旧轮胎进口刻不容缓。

  鞠洪振说,根据中国橡胶协会掌握的相关信息,我国之所以应禁止废旧轮胎进口,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我国政府长期对禁止废旧轮胎进口旗帜鲜明。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有规定,禁止进口废旧轮胎。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在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把废旧轮胎等同于废胎不予批准进口。2002年1月10日,原国家经贸委在给李岚清副总理的报告中,具体分析了发达国家“杜绝进口废旧轮胎”的简况,并在报告中明确建议“积极利用国内废轮胎,禁止进口废旧轮胎。一方面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废旧轮胎,另一方面避免我国成为发达国家转嫁工业垃圾的场所”。

  其次,目前进入我国市场的废旧轮胎内在质量难以控制,有的胎体还带有放射性矿山粘着物,可翻新使用的并不多。受国内轮胎翻新技术及检测技术的制约,进口废旧轮胎的翻新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隐患大。

  第三,眼下我国新轮胎不仅产量大,而且规格品种齐全,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种轮胎的需求,已无进口废旧轮胎进行翻新使用的必要。

  目前我国年产新轮胎两亿多条,每年产生1亿左右的废旧轮胎,不仅已成为全球轮胎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而且也将成为全球废旧轮胎产生量的第二大国。但我国目前对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率只有65%,主要是做再生胶,而轮胎的翻新率还不到4%,远远低于国外的翻新率。也就是说,我国有大量废旧轮胎等待翻新使用,回收任务繁重。以全钢载重子午胎为例,2003年我国共生产了1117万条,出口200多万条,只有10多万条在国内进行了翻新;2004年,国产全钢子午胎上升到1875万条,出口超过450万条,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有1300多万条废旧产品需要处理,如能提高翻新率,其社会效益、企业效益非常可观。

  鞠洪振说,我国对废旧轮胎的翻新率不高,主要与国内轮胎翻新业技术水平低、没有完整的翻新工艺、设备依赖进口以及对翻胎企业缺乏必要的管理有关。目前,我国轮胎翻新技术,特别是子午胎翻新技术不过关,如预硫化胎面大都靠进口,也没有掌握用于胎面、胎体粘合的中垫胶制造技术,致使许多翻新胎不耐磨,达不到用户要求。与此同时,国内用户

超载、越速行使,不仅加速了轮胎胎体的损坏程度,也增加了轮胎翻新的难度。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全钢子午胎,除要严格执行进口国标准外,还要附加能翻新两次的条件。国产轮胎在国外能翻新而在国内却翻不了,主要与上述两种原因有关。

  鞠洪振说,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对翻胎需求呈上升之势,特别是国家近几年来对超载、超速的严格控制,又为轮胎翻新使用提供了发展条件和市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我国每年产生的上亿条废旧轮胎,关键需要从事轮胎翻新的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速翻新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在轮胎生产企业加强宣传科学使用轮胎,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并促进轮胎企业与轮胎翻新企业以及废橡胶处理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从事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通过以上努力,来提高国内轮胎翻新率和再生胶、胶粉的利用率,为我国轮胎工业持续、有效、循环发展做贡献。

  作者:郑建玲

  (来源:本站原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