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谁让啤酒节成了泼酒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00:00 中国质量报

  7月27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重庆国际啤酒节,变成了“泼酒节”。上万名热情疯狂的市民相互泼洒啤酒,4个小时之内泼了35吨啤酒,“令主办方心痛不已”。

  新华社的这则消息并不长,但引起的社会关注度却极高,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与正在倡导的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问题的实质的确就在这里。这么多的啤酒当水泼了,只要谁的心态还算正常,谁都会心痛。但啤酒节怎么就成了泼酒节?实在值得探究一下,否则,
今后但凡关于液体的人造节,都有可能演变成玩物的危险。

  笔者仔细研读了一下报道,似乎是气温在作祟。瞧,27日的重庆显露了“火炉”本色,白天气温逼近40℃,晚间也丝毫不见转凉,一度达到38℃。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周围环境对人体有不同的刺激,可分为轻微、中度和恶性几种,气温的骤然升高就是一种对人体的恶性刺激,它会使人们感到心里烦躁,更直接的说法管这叫“情绪中暑”。看起来重庆那里正是这样,温度之高,令现场的人们情绪失控,浑然忘却了啤酒是喝的东西,还以为是用来淋浴降温的玩意儿。

  然而仔细分析,酿成“泼酒节”的关键其实不是什么气温,正是“心痛不已”的主办方!退一步说,他们难逃其咎。原因有这么两条:其一,市场价值5元一杯的啤酒,为什么在现场只卖1元?东西太贱,是人们不把东西当成东西的重要前提。其二,泼酒风气兴起之后,可以说,在场的人已经基本上失去了理智,完全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这个时候,是考验主办方驾驭场面、理性引导的时候;我们遗憾地发现,他们干的是火上浇油,“又马上补充了近10吨啤酒”,那意思相当于告诉市民:你们泼吧,有的是。因此本人怀疑这场闹剧的最后平息,恐怕是市民们泼累了、不想再泼的缘故。

  分析到这里我们有理由认为:主办方的“心痛”有假惺惺的意味。他们“心痛”什么呢?至少你不补充,那10吨啤酒可以省下来嘛。以本人的恶意度之,“泼酒节”正是他们想追求的轰动效果也说不定。他们“心痛”,或者是“心痛”市民的素质太差吧,既浪费了东西,又亵渎了他们的美意。许多不光彩的事情就是这样,都是别人的不是,很欠缺一点(或很多)对自己的问责。用一句歇后语说,是“老鸦落在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不知道自己也黑”。一些法律法规出台之后也是一样,有点能耐的人都以为那是约束别人的,自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贪官作反腐报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的许多法规形同虚设,难道不是与此大同小异吗?在“泼酒节”这件事上,主办方或什么人如果只是认为重庆市民该好好反思,那些酒真的算是白泼了。

  国务院刚刚出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其中一个大家关注的内容是禁止公款追星,追了要严惩。重庆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表明,有关部门恐怕还得出台另外一些条例,比如禁止公款办节。虽然,重庆这个国际啤酒节是不是公款办的还不大清楚,但是这么糟蹋东西,想让人认为不是公款都难!

  作者:河 西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