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贵州蜡染”离开艺术怎么卖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08:54 中国质量报

  日前,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贵州蜡染”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该局与贵州省社科院合作开展贵州省传统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贵州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概述报告,以及“贵州蜡染”和“贵州小香猪”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个案研究。

  这项工作对贵州蜡染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毕
竟是政府部门参与扶持与保护地方传统特色产品的一个开始,它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有望结束目前贵州蜡染市场无序竞争的状况。文化消失成也市场败也市场

  200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继续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来抓。”旅游正逐渐成为该省新兴支柱产业,而蜡染一直是贵州主要旅游产品之一,虽然没有权威数据统计,但据旅游部门的最保守估计,当地旅游产品收入至少有10%以上来自蜡染。

  蜡染是贵州民间艺术奇葩,从深山走入市场已有20多年。记者在近日的调查采访中了解到,经过20多年的市场洗礼,并没有多少人认为贵州蜡染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较之曾经的辉煌,很多人认为贵州蜡染甚至在退步。

  1982年和1983年,两位贵州苗族妇女分别到加拿大和美国表演蜡绘,受到许多国家的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被赞为古老中国的奇迹。贵州蜡染最早就是以其数千年不变的原始民族图案和浓郁的神秘色彩,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民间蜡染制作贯穿了主人的整个精神寄托,他们的信仰、情感、喜好等都寓意在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图案中,也许一方头帕,就会耗费他们一个月甚至更久的空闲时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当地人发现这些民间手工艺品能卖钱,而且发展到仅从乡间倒卖过来已远远不够,一些熟知蜡染工艺并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办起了作坊。

  安顺市是贵州蜡染作坊最集中的地区,安顺蜡染也是贵州蜡染的代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前后,安顺蜡染发展到辉煌的顶峰,仅工商注册登记过的大小蜡染厂就有100多家,私人作坊更是难计其数,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安顺蜡染总厂是国内首家民族蜡染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该厂生产的“山凤牌”蜡扎染花布畅销国内外市场,1995年产量突破150万米,产值达到1500万元。目前,在安顺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形成了一个蜡染市场,即使是一间毫不起眼的门面,每天可能就有着上万元的营业额。

  6月的一天,记者来到安顺,在南华路上已看不到蜡染往昔的繁荣。在当地一位蜡染老板的引荐下,记者见到了“蜡染奇人”洪福远先生。1999年,洪福远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其蜡染作品被中国博物馆及多家省市博物馆收藏。洪福远告诉记者,他现在潜心于收藏和创作,走的是以文养文的路子,投资100多万元建了一个个人蜡染博物馆。

  洪福远说,在安顺,愿意埋头搞设计的很少,但搞仿制的很多,一旦市场上出现受欢迎的新图案,廉价的复制品立即一哄而上。安顺众多的作坊靠的基本上是陈年不变的几个民间传统图案,没有自己的设计人员,除了粗制滥造一些毫无创意的蜡染布外,再就是盗用仿制他人的作品。特别是近几年来,贵州几乎没有新的蜡染作品。缺少创新,不敢创新,这就是贵州蜡染艺术发展缓慢、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

  在记者接触过的几位蜡染老板中,他们所持观点大都相同。

  也正是这个洪福远,因为自己设计的蜡染图案在市场上被大批仿制,在安顺打起了第一桩版权官司,从1993年打到1998年,旷日持久,无果而终。

  当天下午,记者还走访了安顺蜡染的发源地———石头寨。这是一个布依族村落,石头砌的屋子,石块盖的瓦,别具风情,是黄果树景区的景点之一。闻声有远客来,寨中的一位老阿婆有模有样地在自家门前做起了蜡染,记者欲上前拍照,却被告知拍照是要收费的。在寨中的几家商店里,均有各种蜡染挂饰出售,与记者随行的人说,这些蜡染从安顺市进价不到20元,在这里卖的是50元两件。其实在前往安顺之前,就有人告诉记者,“即使你到了石头寨,你也看不到真正的蜡染了”。

  在旅游市场的快速产销需求的带动下,蜡染工艺变得简单,图案单一,做工粗糙,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面临消失。2004年,有文化专家在对贵州蜡染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过商品经济的冲击,蜡染的很多民俗符号已经出现变异,于是发出这样的叹息:“如果脱离了民间文化的滋润,蜡染只不过是蜡染,那将与艺术毫不相关。”环境遭殃先染布麻再“染”山水

  可以这么说,是贵州旅游的发展带动了蜡染这一行业。贵州蜡染以安顺、黄平、丹寨、镇远4地所产被誉为“正宗”,安顺蜡染的名气要高于其他三地,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当地的旅游名气,安顺拥有两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黄果树瀑布和龙宫。蜡染为安顺旅游增添了不少光彩,但蜡染也给安顺旅游添了不少“麻烦”。

  蜡染在漂洗过程中要排放大量污水,100多家蜡染坊聚集在安顺市周围,蜡染污染一直是该市困扰民族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老大难”问题。两条河流经安顺市区而过,龙宫就位于其中一条河流的下游,蜡染废水的排放将直接影响到龙宫景区的水质。从2001年开始,安顺市有关部门多次联合行动,对非法排污的小蜡染作坊采取拆除设施、捣毁染池、停水断电等措施强行关停。但小作坊规模不大,生产设施简陋,有的白天停工晚上生产,有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小作坊排污屡禁不绝。

  一位蜡染作坊主说,所谓非法排污与合法排污的区别,也就是有没有工商执照和有没有缴纳排污费的区别,事实上,安顺市没有一家蜡染企业能够进行污水处理,只要交了钱,就照排不误。

  2004年6月,安顺市有关部门召集当地6家较有规模的蜡染企业座谈,对蜡染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蜡染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所达成一致的意见是,一是取缔无证经营的小蜡染企业,二是修建蜡染商贸城,将市区的蜡染全部集中统一印染,污水统一处理。但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蜡染商贸城的修建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一年过去,连选址都尚未落实。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黄平、丹寨、镇远等地成了新兴的旅游景点,当地有关部门在发展旅游产品上都动起了蜡染的心思。在美丽的黄平重安乡,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家人,据说是苗族的一支,但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俗。重安江的十里峡谷,神秘的家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而家人的蜡染更富特色,全乡3000多户家人家家会蜡染,一种更为细腻的枫浆染(以枫树浆代替蜡)就出自这里。该乡原有一家蜡染厂,于1995年倒闭,现拟将蜡染厂恢复。

  贵州省旅游局的一位官员说,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传统工艺产品,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总是很难做到统一,做得好,就是一条扶贫开发与弘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致富道路,但做得不好,就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品低端提升质量任重道远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两件图案相同的蜡染,因为设计及工艺处理的不同,正版的可能要卖200元,仿版的可能只卖20元,而一般消费者则很难看出其中究竟,出于价格上的原因,很可能选择了后者。毕竟,20元一件的蜡染仍然是蜡染。

  据安顺市泰昌蜡染文化艺术发展公司的胡志红介绍,普通的蜡染挂饰很容易仿制,仿制者一是没有设计费用,二是将工艺简单化,因此在成本上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然后低价冲击市场。由于缺少相关的约束,导致极少有人愿意在设计创新上下功夫。胡志红的公司是安顺较具规模的蜡染企业之一,现致力于蜡染服装设计,该公司产品九成以上为服装,主要销往东南亚一带。胡志红说,仿制蜡染服装要比一般挂饰难得多,蜡染使用的布料多为纯白棉布,在经过染色漂洗后难免不缩水,只有对棉布的经纬缩水率进行严格地计算,再将图案染成,如此裁剪的服装才会合身。仿制者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使仿制了图案,但所用棉布不同,缩水率也就不同,做出的服装不伦不类,难以上身。即便如此,他的蜡染服装仍被仿制,而且价格低廉,如果他的服装按仿制品出售,每件至少要亏5元钱。

  胡志红认为,市场上应该有不同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但目前贵州蜡染市场仍是大路货占主流位置,蜡染产品的市场细分化程度很低。

  据记者了解,作为主要的旅游产品,蜡染在贵州各旅游景点都有销售,景点商店的蜡染产品大多质次价低,好一点的蜡染要在一些专门的工艺品店里才能买到。由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消费者对贵州蜡染产生了怀疑,买便宜的质量肯定不好,买贵的又怕受骗上当。更有一些仿制者为了迎合市场,竟然仿制省外其他地方蜡染的图案,使消费者甚至误解蜡染的出处。

  在贵阳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位昆明游客来到贵州,在一个旅游商店里购买纪念品时,发现该店所售的蜡染图案竟然有白族姑娘,顿时大为不解:“你们贵州怎么会卖我们云南的东西?”

  贵州师范大学曾办过一个蜡染艺术研究所,后因种种原因停办。在该所工作过的一位教授这样解释这些现象:“贵州蜡染的名气来自于千百年来的民间积累,并不意味着现在的贵州蜡染做得有多好。贵州蜡染市场的萎缩,缺乏品牌支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贵州蜡染’是一个通称,这块招牌是很容易坐吃山空的。从现在的市场情况看,云南大理、浙江宁波的蜡(扎)染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贵州蜡染走入市场实际只有20多年的历史,伴随市场化的进程,这个浮躁的年代,尽管在工艺处理上有所突破,如彩染、解决掉色等,但贵州的蜡染企业还没有能够潜下心来,打造自己的蜡染品牌并赋予其文化内涵。如同茅台酒,也是一个传统工艺产品,但不是茅台镇出的酒都能够叫茅台酒。因此,要把贵州蜡染的质量与品牌再提升一个档次,贵州蜡染人可能要再花上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贵州蜡染

  贵州蜡染实际上应该叫“蜡防染色”,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在低湿条件下染色的靛蓝染料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去蜡后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白花。如果仅仅是蓝地白花也算不得稀罕,那和蓝印花布没什么两样。绘在布上的蜡块会因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细纹非常具有抽象色彩,叫做“冰纹”,这才是蜡染的灵魂。

  蜡染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有《蜡染歌》(古歌),叙述蜡染的起源。贵州蜡染存于苗族、布依族地区,以黄平、六枝、安顺、丹寨等地技艺最高,大多数地区将蜡染成品作为衣饰。

  贵州蜡染的制作方法,是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置蜡于小锅中,加温溶解为法,用蜡刀蘸蜡汁绘画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也不用直尺和圆规,所画的中行线、直线和方圆图形,折叠起来能吻合不差,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绘制贵州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钢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钢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贵州蜡染可以水洗,但在洗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剂,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机洗,很多蜡染饰品主要是以须边突出主效果,用机洗会把须边搅坏。

  随着工艺的进步,目前彩色蜡染也非常盛行。

  作者:本报记者 欧阳维民 刘 艳/文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