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 > 正文
 

对投资者选择不当导致了科龙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09:50 新京报

  本期嘉宾(经济聊斋成员)

  李建平: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

  周城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生

  黄涛: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科龙电器,中国名牌家电企业,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其前身为1984年在顺德市创办的乡镇集体企业,1992年改制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格林柯尔入主科龙。目前,科龙电器陷入重重危机:年报巨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德勤彻底退出、三位天价独董高调辞职、小股东严义明挑战顾雏军、从7月15日开始A股停牌……整个中国资本市场被科龙闹得沸沸扬扬。

  周城雄:科龙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的法律上面有漏洞。我认为目前企业的改制与重组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例如,企业改制容易一窝蜂。对于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谁应该改制不明确,谁先也不明确。什么样的企业应该改制,什么样的企业不能改制,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另外,对国有资产的收购者不问来路也是一个问题。

  黄涛:对。当年容奇镇政府持有34.2%的科龙股份,而当时科龙全部H股加起来也才占46.4%,股权分布又极为分散,再加上收购要约的限制,容奇镇政府在科龙的大股东地位几乎无法撼动。在格林柯尔入主科龙之后,大股东由地方政府变成了私人企业,从面上看,企业的运作机制应该不成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格林柯尔给科龙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国务院曾经提出,要充分考虑投资者搞好企业的能力,选择合格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当年格林柯尔表示收购科龙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以制冷家电为主业的知名企业———科龙电器,与具有优良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格林柯尔制冷剂双剑合璧,从而使企业向制冷行业的纵深发展,打造制冷业巨子。然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理想的逻辑与现实的逻辑似乎并不一致。

  周城雄:现实中的问题还不光如此,如果只是收购者不合格的问题,那在以后的运作中还可以发现。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会计制度和评估机制也有可乘之机。例如,无形资产的价值,市场渠道的价值,人力资源的价值,这些不仅在资产负债表上无法反映完全,即使是资产评估时也会由于缺乏参照而难以准确定价。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目前的事后监督难以尽如人意。政府希望国企的收购者能够振兴企业、发展当地经济的善良愿望往往会被一些投机者所利用,实际上近年来已有各路资本运作高手纷纷染指国有企业,尤其是收购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透支公司的融资能力之后再将企业转手,这些做法已经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银行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李建平:我赞同以上观点。当然,要仔细追究原因的话,还会有很多原因。从更为直接的角度看,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科龙是在一个信息公开透明度高的制度中,大小股东的权益和地位比较公平的情况下,所被指责的诸如“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延迟预亏”等问题都会有更早的结果,而不会等到今天。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目前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产权交易监管不到位,恐怕是一个源头原因。从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德隆系轰然倒塌,创维老总遭到调查,到本次的科龙危机,这些企业的遭遇,无不和这个有关系。

  (明日请看“从科龙危机看独董制度”)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