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仿名牌爱好者也应受惩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08:36 中国质量报

  最近我在网上漫游,一不留神听到两条“鱼”的对话。其中一位焦急地问:“请问,在哪儿能买到仿名牌衣服?”立即就有一位热心网友回答:“你可以去日坛商务楼。那里的质地和做工和真货无二,他们都说是A货,还会告诉你假冒不伪劣。然而价格并不便宜,比如一条布料短裙要450元,最多可以打8折。”那边聊得正欢,作为“窃听者”的我,早已得出结论:这两位应该是年轻女性,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而且均为“仿名牌”产品的爱好者。

  在所有假冒伪劣产品中,仿名牌大约处于“贵族”地位,它的销路一直不错,买主也多为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值得关注的是,现在仿名牌的消费者正逐渐形成规模,他们年轻、时髦,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明知买的是假货,也很少抱怨。所以在假货受害者的哭泣中,几乎听不到这路人的声音。从前的秀水街市场,不就一度沦为中外倒爷的“乐园”吗?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仿名牌来的。秀水得到治理后,这些仿货又流窜到一些超市和写字楼,专门盯上了白领人士和年轻的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的同时,也大大增长了“见识”:原来,假冒伪劣也分“三六九等”?那好,建议我们的执法部门别光把矛头指向“下九流”,也要关注一下“上九流”。难道在执法者眼中,假货还有“优质”或“低劣”之分吗?

  据了解,很多仿名牌产品实际上出自一些正规企业。这类企业只是为了攫取眼前利益,便不惜违背基本原则,堕落成为造假的主力。在他们的车间里,或许挂着“质量第一”的标语,说不定也拥有各类冠冕堂皇的荣誉。要“仿”得像,“仿”得真,“仿”得让消费者认可和接受,他们必须拿出吃奶的劲儿,确保所谓的产品“质量”。所以,要想在生产源头上卡死仿名牌,千万不要放过那些设备过硬、灯火通明的大厂子。

  消费专家讲过,经常购买假名牌的人,也会像吸烟、喝酒一样上瘾。因为只须花少量的钱,同样可以享用“准”名牌和“伪”名牌,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且不受任何惩罚。至于损害正规企业利益,降低消费层次,扰乱品牌市场,那就不是他们愿意关心的事情了。但这批消费者没想到,虽然眼前似乎占到一点儿“便宜”,长久下去势必影响自己的审美水准,还可能导致公共道德的沦丧。只有大家提高觉悟,共同抵制,仿名牌这株“野花”才会逐渐失去香味儿,最终枯萎凋谢。

  严格地说,仿名牌产品在国内外的“待遇”显著不同。如果说它在国内享受到的是“熟人”待遇,那么它在海外的地位如今落的很“惨”。近日有报道称,日本相关部门即将于明年启动将高级名牌产品的类似商品指定为“禁止进口产品”,采取迅速措施禁止进口的制度。该制度以不使用名牌产品商标,但是设计等模仿高级名牌产品的仿制品为取缔对象。针对从中国等国家进口的高级名牌产品的类似商品大量增加的现状,该制度将强化产品到达日本前的取缔功能。还有一件民间真事,说的是近日一对到意大利旅游的丹麦老夫妇不幸撞到“枪口”上。当时,他们在一处海滩的眼镜摊上经讨价还价花了10欧元买了副“名牌眼镜”。刚买完就被当地稽查人员盯上了,他们证实老人买的眼镜是假名牌,随即出示了意大利新颁布的法律。根据法律条款,不管是谁,买了假名牌产品要被处高额罚款,这对老人最终交了3000欧元的罚款。对比意大利的制裁措施,咱们这儿显然“宽松”多了。因为板子常常落到制假售假者的屁股上,对买假者却十分宽容,最多批评教育两句拉倒。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若想根除假冒伪劣,不铲除买假的土壤恐怕不行。这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原则———一个真正下决心治理假冒伪劣的国度,绝不能成为买假名牌者的“天堂”。

  作者:林 鸣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