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国际品牌,将眼光向外放,实现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积累并迅速成长,这种成长方式目前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发展路子之一。然而喜也贴牌,忧也贴牌。贴牌生产受制于人,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企业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贴牌生产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而在整个利润链条上收获的却是零头。
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区域总经理沈关学表示,在欧美服装市场上的中国制
造产品,珠三角生产的一件T恤衫售价50元,贴上法国巴黎时装名牌后,可以卖到1000元。95%的利润都在品牌商手里!
所谓贴牌生产,是一种委托他人生产的合作方式,英文名简称“OEM”。即本企业的产品有市场销售渠道,但生产能力有限,于是通过合同订购方式委托其他同类产品厂家生产,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
珠三角一些从事贴牌生产的企业主表示,为跨国企业做贴牌产品,不赚钱也愿意干,从他们那里学到的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如果光靠自己摸索,也许要走很长的弯路。依靠贴牌生产迅速完成资金原始积累之后,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为他人“做嫁衣”,开始大规模转型,迈上自创品牌的发展道路,以谋求更大的利润。业内人士认为,类似广东东菱凯琴集团这样的贴牌企业的转型,加快了我国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前进脚步。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大致比例为5∶1,虚拟经济赚取了95%的利润,而中国制造业只分得了价值链低端5%的利润。目前,珠三角、长三角还有很多制造业仍挤在5%的利润上打价格战。“缺乏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贴牌企业就没有足够的筹码与合作伙伴谈判。这已成为一股制约企业自主发展、加快发展的巨大阻力。”沈关学说。
品牌和销售渠道的缺乏,使贴牌企业难以摆脱对采购商的过度依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种“一边倒”式的依赖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运行风险。加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能源的短缺,使贴牌企业很难维持原有的成本优势。沈关学表示:“光靠吃苦耐劳已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迟早会把贴牌企业逼上一条绝路,贴牌企业必须突围,必须自创品牌。”
一些企业界人士认为,贴牌企业当年以贴牌生产的形式切入国际市场是一种较为轻松的企业国际化战略,解决了企业生存和成长问题。但用别人的品牌出口产品,不可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的国际化经营。我国贴牌企业普遍面临二次创业的挑战,这需要企业提升自身素质,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尽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加强品牌和销售渠道建设。同时,一些学者呼唤我国更多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去镀金,扩大国际化视野,然后建立自主的世界品牌形象,与世界名牌竞争,到发展中国家去赚取外汇和培育市场,从而获取价值利润最大化。
作者:刘伟 熊言豪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