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造车的不如拆车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08:59 中国质量报

  在不少汽车商的心中,“掖”着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那就是“假如把刚买的新车拆散了卖配件,很多车都可以卖出两辆车的价钱来。”当然,这只是个形象比喻。事实上,长期以来汽车配件价格居高不下,已成为阻碍汽车消费的又一个“瓶颈”。

  车主们全明白:买车属于一次性投资,需要咬紧牙关;而真正考验人的承受力的是养车,那种疼不疼、痒不痒的滋味儿才叫难受哩。所以,每当开车去修理厂保养,大家都要提
着一颗心,吊着半个胆。这般闭眼挨宰的待遇,只有呆在妖魔洞里的“唐僧”能够理解。再说得邪乎一点,等待唐僧的是尖刀和汤锅,而等待车主的却是昂贵的零部件以及工时费。我有一位开工厂的朋友,兜里还算有俩钱,他的坐驾是一辆“宝来”。前不久反光镜被刮坏了一个,花了600多元;又过了一个月,右车窗玻璃无法升降,换了只小马达,又付出600多元。而每保养一次,大致需要千元左右。他不禁连连叫苦:“买得起马,钉不起掌”。连这种人都快扛不住了,其他朋友的压力可想而知。要不有人说:我们对付得了一辆车,却无力“抵抗”一堆七零八碎的配件。

  整车便宜,零件很贵———这很像是一个低级的数学游戏。您琢磨啊,一辆汽车的零部件成千上万,如果每个零件都加价的话,一辆车不卖出两辆车的价儿才怪。而且这个“价格空间”属于“保密单位”,门口有“重兵”把守,除了几个核心人物,任何人不得入内。这也就是说,汽车商通过纯粹暗箱操作,跟广大消费者玩开了“朝三暮四”的老把戏。厂家的这份私心非常“朴素”,就是想通过配件的利润补贴日益降低的整车销售利润。目前许多制造厂都迷恋上了这套把戏,因为这种获利方式最直接,最可靠,也最合情合理。您买了车,总不能不修理吧,一旦车子发生故障,咱的财运就到了。

  不过,我还是感到万幸。幸亏其他商人没想到或是不屑模仿这类招数,否则,将冰箱、电视、洗衣机以及自行车全都拆了卖的做法,很快会在卖场风行一时,若是真的出现“一地零件”的场面,恐怕谁也受不了。当然,眼下汽车属于大件商品,似乎拥有这一“特权”,但你仅仅从谋取眼前利益出发,将消费者统统看作“弱智”,那么让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就是一句空话,起码你的产品将会受零部件的拖累而滞销———天下“轮渡”多多,谁会轻易登上一条卖零件的“贼船”?

  众多厂家由“造车的”倾向于“拆车的”,不是个聪明做法,因为这个关于拆车的“数学题”答案过于简单。俗话说得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一旦识破您这点儿计谋,那就意味着制造商的好日子到头了。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关厂家予以价格监督,要求厂家增加产品销售的透明度。比如在宣布一款新车上市时,还应向消费者告知该车零部件价格以及维修收费标准。当然,消费者也要琢磨一下对策。从前,我们所犯的通病,就是过于关注整车价格,容易忽视零部件。现在,假如我们去市场买车,需要增加一项市场调查:问问维修养护费用和零部件的价格。哪个厂家的产品质优价廉,我们就买谁的车!

  作者:林 鸣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