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道德建设不能替代市场监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8:44 中国质量报

  不久前,国务院有关领导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报告了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这使得社会舆论立即得出了一个“食品安全法”有望明年出台的乐观结论。但是,却有人对此不以为然。7月5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食品安全有赖市场道德重建》的评论文章认为,即使市场法律法规非常完善,而政府监管也是到位的、强有力的,这也并不能保证食品安全,因为如果市场调控和政府监管双双失灵,也“仅仅是为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提供了可能,至多是诱惑,食品生产和销售者仍然有不卖有毒、有害食品的自由。如果他们愿意服从内
心深处的道德戒律的话,完全可以抵制这种诱惑。”文章认为,“道德是最后一道防线,是可以超越市场、超越政府的。”

  这种降低了市场法治要求,忽视政府监管的重要作用,片面强调伦理道德的市场力量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在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广州“毒酒案”等这些让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人们的确感觉不到那些非法生产经营者任何的道德存在,他们“简直是丧尽天良,谋财害命。”但是,这些“丧尽天良,谋财害命”的非法生产经营者的道德缺失,并非是天生的、直接的缺失,而是基于一定的前提的,这一前提是巨大的利益诱惑。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良知已然丧失,只有完善和强大的法治才有可能阻止其实施非道德行为;而一旦非道德行为不幸发生,也只有法治才有可能通过严厉的惩戒使其发现已经缺失的道德良知。道德本身或许可以阻止巨大的利益诱惑,但这种“阻止”很少是积极性的、主动性的,更多是消极性的、被动性的,而且这种“阻止”一定是在“诱惑”和“惩戒”之间比较和权衡之后的结果。

  我们国家之所以出现了如此之多的丧心病狂的制假售假者,归根到底,还是与法治环境不健全和市场监管不力有关———制假分子其实是将其视为一场胜算很大的赌博。以近期爆出的孔雀石绿事件为例,药贩子和一些不法渔民尽管都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但他们还是敢于冒险,这一方面是因为已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不足以震慑冒险者,这使得他们产生了赌一赌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市场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和空白,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可以躲过处罚,并因此获利,这使得效仿者有了赢得赌博的期待。而赌博心理作为人的一种天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强制作用,仅靠个人道德或社会道德对其进行约束,效果微乎其微。

  有人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现实,反映出的与其说是“盗者无道”,不如说是“盗者无惧”。面对“无道之盗”,企求通过道德重建的方式,让盗者主动接受道德或次道德的约束,未免太过迂腐。因而,要规范市场行为,遏制制假售假,还是要从加强监管入手,要加大监管的力度,让监管制度成为一张人人敬畏且无处无时不在的不疏不漏的大网,彻底祛除走歪门邪道的恶念———到那时,市场道德体系自然也就重建了起来。

  鉴于食品药品安全事涉每个人,要把对这些行业的监管落到实处,仅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毕竟这些部门人力、物力、精力有限,因此,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动员全民的力量,成立相关的民间组织,发挥每一个人的力量,让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管双管齐下,这样,才有可能让假冒伪劣的食品、药品无所遁形。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