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杂志最近编辑了一个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20个商业决策的名单,戴明在20世纪50年代寻求把质量带给日本的工作也被列入其中。
戴明1950年夏天在东京为日本的一批企业领导人举办了一系列讲座,那些企业代表了当时日本80%的工业生产能力。当时,戴明还只是一名不引人注目的统计学家,此前只去过一次日本。尽管如此,他是一个知道如何解决战后日本经济问题的人。
“你把质量送出去就能把食物拿回来。”戴明对他的心存疑虑的听众说。
戴明说,对质量的追求是更高的生产力、更大的利润、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富裕社会的关键。他说质量并不是从生产线末端发现缺陷开始的,它必须伴随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有从供应商到工厂基层工人的每一个人的积极合作。
戴明向他的听众承诺,只要他们遵循他的14点原则,他们的产品在5年内将成为世界级的产品。这个想法似乎是可笑的,在当时,“日本制造”一词是劣质品的同义词,一些工厂的所有者把他们的车间设在一个叫“USA”村庄,这样他们可以在他们的产品上标上“美国制造”。
1957年,丰田公司向美国出口了它的第一辆汽车,这辆汽车就像一部年久失修的旧机器。但是到了1980年,日本似乎准备吃掉每个美国人的经济午餐,戴明对此作了具有讽刺意味的评论:“不要责怪日本,这种现象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才开始采纳戴明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接来自日本的竞争,戴明的14点原则现在是世界上许多组织的标准操作程序。
作者:胡立彪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