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价格,航空公司的救命稻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8:40 中国质量报

  进入6月份以来,民航市场令人“一头雾水”:一方面机票价格大战如火如荼,低价机票满天飞;一方面随着航空煤油价格的上调,航空公司成本剧增,经营困难,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征收燃油附加费。这机票价格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票价到底该升还是降?记者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航空公司仍在价格上做文章,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只有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提升管理水准,才是取胜之道。前门有“狼”

  对我国航空公司来说,今年的生存环境严峻,可谓“前门有狼,后门有虎”。

  自6月25日起,国家发改委把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这是继3月16日之后的第二次调价,两次上调使每吨航油涨价近800元。

  正常情况下,航油支出占航空公司成本的20%左右。现在,此项支出已占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40%左右。以管理严格、成本低廉著称的厦门航空公司,现在与几个月前相比,每月成本就增加了3000万元。

  面对困境,航空公司想走涨价之路。在第一次上调航油价格后的4月份,国航、南航和东航曾联合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征收燃油附加费,但被驳回。原因是,国家在价格改革方案中给予航空公司25%票价上浮的政策,航空公司并没有用足。航空公司完全可以在现有票价基础上自主提价。后门有“虎”

  航空公司无奈地发现,不但机票涨价之路走不通,而且白热化的机票价格战逼迫各航空公司不得不咬牙违心跟进。5月份,国航在广州至上海航线打出了3折机票,仅380元便可从广州飞往上海。但国航在赢得乘客满舱的同时,也成了同行业的众矢之的。

  在媒体上,机票打折的广告到处可见,其中不乏二折、三折机票。在城市的闹市处,不断有人散发机票小广告。记者就曾接到过一张:北京某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特价机票二折起,还免费赠送航空保险和机场建设费。

  面对市场上大面积出现的低价票,消费者糊涂了,这机票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机票价格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民航业内人士指出,机票低到二折、三折的程度,航空公司绝对是亏本的。但开放的、激烈竞争的市场之虎,把每家航空公司都赶了进去,谁不跟进谁将失去市场份额。有家航空公司在广州至上海航线上不降价,结果一趟航班只有十几名旅客。“大鳄”来了

  当国内的航空公司正互相杀得难分难解时,更大的危机正悄然走近:国际大鳄来了。

  6月初,英国航空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上海至伦敦航线首航仪式。同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汉莎是中欧之间开通航线最多的航空公司,中国成为汉莎最重要的市场。

  外航也在中国打起了价格战。英航推出了上海至伦敦3990元的往返超低票价。汉莎推出了六折机票特惠期,加拿大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相继推出折扣机票。

  中国呈两位数增长的民航市场令外国航空公司垂涎无比。中美双方在未来6年内,将再有5家航空公司进入市场。作为全球三大航空公司之一,汉莎航空公司的利润率是航空公司中最高的。其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说,未来的航空市场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与这些国际大鳄的咄咄逼人相比,我国三大航空集团公司能有多大竞争底气?寻觅出路

  一方面成本剧增,一方面大打价格战,亏损的苦果只能由航空公司自己下咽。据内部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除国航等少数航空公司外,多数航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把航空公司拖入价格战的因素,首先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令我国的航空公司喘不过气来。中国民航虽然是“朝阳产业”,乘坐飞机出行的人数直线上升,但同时中国民航市场又是一个竞争残酷的市场。价格成为比较简单的、运用起来比较方便的竞争武器。这表明我国民航仍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阶段,仍在热衷于进行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指出,航空公司敢于长期在价格上做文章的深层原因是国企改革不到位,管理乏力。虽然三大航空集团公司已和民航总局脱钩,但政府如果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经营责任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航空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仍然不会是利润。在运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近几年来航空公司要求购买飞机的呼声仍然很高,价格战打得越来越激烈,就是证明。

  但是,环境变了。不管是涨价还是降价,围绕价格做文章,航空公司是无法走出困境的。

  自民航机票价格改革方案实施以来,价格发挥出“杠杆”作用,以市场为主导的中国民航运营新体系形成,“市场之手”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目前航空公司的尴尬局面就是证明,航空公司想涨价,但是市场不接受,没有哪家航空公司敢逆市场潮流而动。

  在体制改革完成后,民航改革需要向更深层次拓展,脱钩不等于万事大吉了。许光建建议,完成重组后的航空公司要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准,提高服务质量,推行单机成本核算制度。同时,国家也要选择社会中介机构,审核航空公司的成本,迫使企业降低成本。

  目前的严峻局面提醒我国的航空公司,该醒过来了。

  作者:林红梅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