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山东严查十类食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08:36 中国质量报

  从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自7月1日起,山东省质量技监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大类食品的无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仅7月1日当天,全省质量技监系统就出动执法人员3104人次,检查销售单位945家,检查产品数量32037个品种,涉及生产厂家11375家,检查中发现有证产品数量21957种,无QS标志企业3098家。有证产品数占检查产品总数的68.5%。在销售场所张贴通告4426份,向企业、销售单
位及消费者发放宣传资料36108份。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肉制品等10类食品无证查处工作的统一部署,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动迅速,于6月27日转发总局通知,对全省无证食品查处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要求各市局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将宣传发动工作做到每个应取证而未取证的企业,确保不漏一家。在检查中,严格把握无证查处的政策界限,按照总局关于“统一时间进度,统一查处产品品种,统一查处尺度”的无证查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适时做好联合检查和查处无证等工作,做到积极、稳妥,不留死角,确保10类食品无证查处工作顺利进行。从7月1日开始,全省以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为起点,从城市向农村分层次的组织开展无证查处工作,时间约为半年。到2005年底,确保所在辖区内的城镇基本遏制10类食品的无证生产销售行为。

  据介绍,从7月1日开始,全省各级稽查队伍开始进企业去商场边检查边宣传,并通过各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和这场大规模的无证查处工作。让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广大消费者选购加贴QS标志的食品。向至今没有申请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宣传动员加快办证速度,并做好为商店、宾馆、饭店、集体食堂提供获证企业名单或查询方法的服务,引导他们从获证企业进货。同时,全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联合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对这10类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凡发现销售2005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无证产品,责令停止销售。并进一步追查无证生产者,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对既无卫生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生产无证产品的企业,要报请当地政府组织予以取缔;对未申请领取生产许可证、未取得生产许可受理通知书和经审查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要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报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自2005年12月1日起,凡发现10类食品无证生产、销售的坚决依法查处并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

  山东省质量技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自2002年下半年国家质检总局首先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山东省质量技监部门认真开展了此项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2688张,自2004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规定对5类食品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实施查处,全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的企业有760家,报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取缔的企业有83家,报告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撤消注册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有31家。2003年下半年,对肉制品等10类食品实行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山东省共发证543张,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对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开始实施市场准入。截至目前,已将28大类食品纳入准入监管。通过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小麦粉等5类食品监督检查合格率较实施准入制度前提高了30个百分点,肉制品等10类食品,9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在充分发挥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保证人民群众生活所需和食品安全。

  作者:靳明义 孙爱武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