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份中海油透露出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意向之始,立刻就吸引了全球目光的极大关注。因为这次的“跨国寻油”行动如果成功,不仅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活动,而且也将为中国大型企业的跨国并购积累宝贵的经验。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实际上是一次正常的商业扩展活动。而对于中海油来说,这次竞购大战中尚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但中海油这次竞购行为,一开始就被美国政治化了。少数美国要员在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旗号下,试图将优尼科收购案政治化。他们声称,在处理涉及中国的能源事务时,美国必须综合考虑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因素。直到现在,我们仍无法排除美国政府可能采取制止收购的举动。
同时,中海油将受到竞争对手的强力挑战。今年4月,雪佛龙德士古明确宣称,愿以总计160亿至180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加债务承担方案,“友好收购”优尼科。而且,雪佛龙德士古对该公司的收购方案已经得到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批准。尽管现在有报道说优尼科在向中海油示好,但这种事或许只是别人的谈判策略而已,并不能太当真。
另外,近200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对中海油来说也不啻是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据了解,此次185亿美元的现金,中海油将从自有现金中支付30亿美元,其余则靠银行贷款。但据计算,如果按这个价格收购,中海油仅每年支付的各种利息费用就高达12亿美元,相当于优尼科2004年的净收入。换句话说,以去年的水平,优尼科需要拿出18年的净收入才能“挣”回收购本金。
对于以上的风险,“志在必得”的中海油应该了然在胸。面对风险,勇气固然重要,但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也正是中国企业能否“走出去”且能“站得稳”的标杆性指标。
李长安(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