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中国距离通缩还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15:49 中国消费网

  近来,对中国经济是否会重新进入通缩的担忧在部分经济学家中很是流行,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其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中,急切表达了他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忧虑,他认为,GDP过度依赖出口和固定投资,中国经济可能趋冷。国内一些学者也与罗奇持有大致相似的看法。

  短期通胀压力已消退

  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警惕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至5月的经济数据。统计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增长保持在1.8%这个并不高的水平上,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然走高,5月份达到5.9%。这种“剪刀差”表明,企业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基本上都被它们自行消化了,价格链条中上游价格变动难以传导到下游消费者。也就是说,上下游的价格出现背离,生产过剩的隐忧已经存在,今后将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中国经济很可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笔者认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开始降温,步入紧缩,还得先从去年的通胀说起。一般而言,通胀有三种类型,即结构型通胀、输入型通胀和由总需求扩张引发的通胀,这三种通胀有不同的形成机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胀的发生可能产生于其中的一种,也有可能是由两种乃至三种通胀共同构成的“复合型”通胀,但其中必有一种通胀居主导地位。

  经济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去年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等供应不足所诱发的“结构型”通胀,以及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但今年以来,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支持,粮食供求状况将继续好转。另外,国际油价在去年高位的基础上也有所回落。所以,今年前5个月物价增长形势又回到了2003年10月宏观调控前的情况,即没有粮食和石油价格大幅上升所带来的压力。这样来看,粮食推动型CPI增长已经结束。目前影响CPI的外来因素主要是石油价格的波动。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下半年石油价格涨到每桶50美元以上,将拉动CPI两个百分点,但即使如此,以5月份CPI增幅1.8%计算,全年CPI涨幅也可控制在4%以内。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确有可能打开了进入通缩的通道。

  内需不足需重视

  不过,如果从一个较长时期看,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可能会推动物价走高。由于我国的要素市场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状态,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稀缺性,严重偏离市场均衡价格,因此,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价格被严重低估。从目前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其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尤其是水、电、交通、燃气等重大公用事业价格面临越来越大的调价压力,这必然会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若再加上美元贬值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价格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上涨,从而诱发通货膨胀。

  当然,从长期看,也有影响物价走低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如前所述,成本推动上游(中间)产品的价格上升,然后传导到下游(最终)产品的价格,进而使CPI上扬。但这一连锁反应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下游产品是存在有效需求的。如果下游产品的有效需求并没有相应的增长,仅仅是上游产品涨价,那么,经济就是一种虚热,而不会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胀.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达到了收入分配差距可以容忍的上限。当年日、韩等国在工业化加速期“基尼”系数也有上升趋势,但都在0.4上下。快速拉大的贫富分化说明,我国不仅难以出现全面的供给不足,反而已经存在全面生产过剩的基础。中国出现的物价上涨不可能来自总需求增长率大于总供给增长率。换言之,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上不去,下游产品仍然会面临长期的需求约束。

  二元结构不利消费增长

  统计表明,2002年至2005年一季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实际增速分别是11.4%、8.4%、7.9%和7.2%,消费性支出增幅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居民消费基本上采取保守态度,不敢超前消费,消费支出相对收入而言仍然偏淡。

  事实上,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在中国现阶段二元结构和转轨体制的背景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利于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的因素。例如,占总人口比例很高的低收入人群,尽管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都较低,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又如,当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在所难免,现期消费相应减少。所以,在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背景下,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仍不可能显著提升,消费品面临长期的需求约束,价格也就难以上涨。

  另外,虽然市场化改革会使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构成物价总体水平上升的成本推力,但它又有抑制总需求、进而紧缩物价的影响。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既不要通胀抬头,也不要出现通缩。从上述分析来看,笔者的判断是,中国经济由过热向非过热状态转移的苗头可能已经出现,尽管如此,但不会出现2003年以前的那种通缩状态。当然这还需要恰当的政策应对以提供支持。(编辑:李旭波)

  作者:国际金融报邓聿文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