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可能是全国手工劳动成分最少的城市。对我们而言,曾经的手工越来越远,有好多都成了一种依稀的回忆。
前不久,几个朋友在一起瞎聊,说起在座一个籍贯江西的朋友,特别会做臭豆腐,现在有空还做,街上卖的根本没法比。说着,这位朋友来来劲了:我还会做剁辣椒呢!马上把几道工序向我们说了一遍。这一说让我想起了童年:外婆做臭豆腐、米酒、剁辣椒、腌咸菜
;过年做米糖、花生糖、炸皮子、炸翻饺……仿佛历历在目。
现在这些手工食品基本没有了,吃什么都是上超市买,都成了食品工业。现在说起女红,感觉是件对女性挺不公平、挺封建的事情。可那个时候,裤子跌破了洞,硬是让外婆补成了左右对称的装饰图案,好像原本就是这么设计的。就是这个月,参加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毕业作品展和论文答辩,在这里让我意外地又重新感受到了手工的魅力。深职院的办学在全国颇有名气,这个学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工,是学生的亲历亲为。
让我惊叹的有一件大型的装饰浮雕,是仿古的漆器装饰图案,这个作品远看还不知奥妙,近看才发现,它竟是用红豆和黑芝麻一粒一粒,整整齐齐地拼贴出来的。不仔细分辨,真不知道这种特殊的肌理效果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粒粒皆辛苦”,这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是几个女同学的一种手工修炼。观众看到这件作品,立刻会产生对拼贴过程和难度的想象,这些为作品增添了一种过程感,一种特别的魅力。
还有一件纤维艺术(又叫软雕塑或壁挂)作品《时间》,三米多长,一米多高,是三个女同学化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真可谓是千针万线,夜以继日地亲手编织出来的。编织曾经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劳动,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再做了,深职院的学生还在延续和体验这个传统。与一般美术学院的学生不同的是,她们不仅自己设计,还亲手编织出来;而美院的学生设计出图案后,则是交给工人来完成。
在文艺复兴的时代,大理石雕塑都还是雕塑家亲自打出来的。据说,米开朗基罗曾经一边凿打石块一边喊到:出来,你这被囚禁的人!后来,雕塑这个行当越来越智力化了。雕塑家成为用泥捏小稿,做加法的人;而另一种做减法的工作,打石头,则交给石工来完成。雕塑家通常只是做出一个泥稿,然后交给石工用点星仪放大。如果碰到一个有经验的石工,可以基本保证石雕与小稿基本一致;如果碰到不默契的石工,对雕塑家的风格和手法不熟悉,那效果就难说了。当我们在参观罗浮宫等著名博物馆时,往往会为那些精彩的古代石雕叫好,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个时代的雕塑是雕塑家自己的手工活。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心血通过一下一下的敲击,传达给石头,与请旁人代劳打成石头,效果自然是两样的。
电脑普及以后,一方面,我们没有手稿了;另一方面,电脑效果图越普及,手绘效果图反而越吃香了。这是因为,这年头,手上有一手绝活的人越来越少。从深职院回来后我想,手工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个劳动观念的问题;如同在家做臭豆腐,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更省钱那么简单。
作者:五文弄墨◎孙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