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控股香港上市 掌门人魏家福加速业务转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 10:07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刘伟勋 北京报道 6月30日,中远集团掌舵人魏家福将第三次走进香港联交所(前两次是中远国际控股公司和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在香港借壳上市),为全新打造的旗舰企业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控股(资讯 行情 论坛),1919HK)敲响上市钟声。这也是他在1993年“驾驶”中远投资(COSCO.SI)驶入新加坡股市以来,第八次将旗下公司带入资本市场,。
中远控股此次融资约97亿港元,是今年香港股市的第三大首次公开发股项目。 在行业景气周期将尽、市场急速扩容等不利因素的打压下,被中远集团定位为“航运主业海外上市旗舰平台”的中远控股的股市亮相只获得零落掌声。但魏家福重整中远的脚步并未因此放缓。本报记者获悉,中远集团的内部整合和战略转型正在加速,目标已经明确——集团公司和主业公司分别成为管理中心和投资中心,整个集团将实现从全球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的历史性转轨。 “港航一体化”背后 本报记者从中远控股的公关顾问处获悉,中远集团先前为中远控股选定的上市简称是“中国远洋”,在中远集团一千多家子、孙公司中,能被冠以如此宏大的名字,中远控股是惟一一家。 从中不难看出魏家福对中远控股寄予的厚望。2005年3月,中远展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组建新公司中远控股,将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全部权益和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约52.18%的权益注入其中。重组后,中远控股一举成为全球第五大集装箱租赁公司、第七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以及世界排名前十的集装箱码头公司,同时也是全球头号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团的最大股东。 “中远控股拥有从集装箱制造、租赁、运输,到集装箱码头运营、物流及船务代理的完整产业链,‘港航一体化’的概念做得不错。”中信证券分析师于军评价说。 魏家福成立中远控股的主要目的,是将集团的集装箱航运业务整合后推向股市。据了解,中远原计划将主营集装箱运输业务的中远集运单独上市,但随后按投行的建议进行了调整,转而将中远集运注入中远控股,并将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的权益一并纳入。 中远太平洋1994年12月在香港上市,主营集装箱租赁、码头经营、综合物流等业务,目前在国内外17个集装箱码头中持有股权。 中远控股总经理陈洪生解释说,中远此举的用意是创造业务协同优势,同时降低集装箱航运周期性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因为码头业务相对稳定,可以平抑集装箱航运业务面临的周期性风险。 按照业界的说法,目前世界航运业始于2002年的上升周期已经见顶,随后将逐步回落。但魏家福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由于中国因素的凸显,集装箱航运业的景气周期将持续到2009年,运价今后仍有上涨空间。 但在中远控股股票挂牌之前,魏家福领衔的董事会将今年的派息比率从25%提高到35%,并延长招股时间,以吸引投资者认购。 加速整合 中远控股刚刚出海,而中远集团的全线整合已进入高潮。中远内部人士透露,中远集团对其他业务的整合将陆续展开,其主要思路是,集团公司剥离具体业务,成为宏观管理中心,各主业公司则发展成为专业化的投资中心。 据了解,目前中远集团有待重整的业务是集团层面持有的美国长滩、德国汉堡、中国太仓、海口等码头业务,中远物流公司的陆上物流业务,以及中远房地产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按照中远内部人士的说法,中远集团拥有的码头权益今后将逐步出售给中远太平洋,但这些项目需要有关部门审批,同时也要争得合作方的同意。另外,由于中远物流与中远控股在沿长江、珠江的集装箱航运业务上存在重叠,中远房地产与中远国际(0517HK)在房地产业务上也有重合,今后会大力调整。 此前,魏家福曾表示,中远今后着重发展的主业是航运、码头和物流,在其他业务,例如房地产方面,将有选择地退出某些区域。 在整合过程中,中远旗下的上市公司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公司将吸纳集团的重叠或关联业务,利用融资上的便利加速扩张。 中远控股上市后,中远集团主业中未上市的部分只有散货(含油轮)运输和物流业务。据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高广新预计,这两项业务既具有独立上市的条件,也有可能分别并入中远航运(600428)和中远控股。 整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北京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张晓牧指出,成立于1961年的中远集团(前身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属于传统国企,在整合中难免存在一些阻力,加之要兼顾扩张速度和国有资产增值,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庞杂的内部重整。 中远转型 伴随着对外扩张和内部整合,中远寻求转型的意图愈发明显。中远集团在一份内部材料中,将这种转型概括为“两个转变”:从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从拥有向控制转变。 “中远提出要作全球物流经营人,因此势必会加强物流业务,向航运业的下游延伸。”北京安邦分析师张晓牧指出,在此方面,中远的当务之急是完善其全球物流网络,实现从“港对港”到“门对门”的转变。 2002年年初,中远集团整合物流资源,成立了中国远洋物流公司,迈出了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的第一步。目前,中远物流国内已拥有300多个业务网点,但在国外,其网络尚未搭建完毕。 同时,为了对物流网络建设形成支撑,中远在集装箱船队、码头运营业务上正全速扩张。中远控股此次上市筹集的97亿港元中,将有42亿港元用于扩充船队,使船队规模从目前的30万标准箱增加到2010年的80万标准箱。 一位长期研究中远太平洋的国际投行分析师透露,中远目前码头扩张的重心是美国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的码头,在国内则已瞄准天津和宁波,并已先期介入海南。同时,中远试图改变清一色集装箱码头的资产结构,在时机成熟时,将介入铁矿石、煤炭、汽车等其他类型的专业码头。 在中远转型过程中,中远旗下的上市公司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为中远转型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中远加速实现第二个转变,即从拥有转向控制。 “上市是公司扩大自己控制范围的一条捷径,”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萍指出,通过不断地控股,可以用较少的自有资金形成较大的控制范围,此举既可产生效益,也能分散风险。 此次中远集团通过中远控股控制中远集运、中远太平洋以及中集集团,使资本力量逐级释放,似乎正遵循了这一路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