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产品秀 > 正文
 

两个郭兰英一段深圳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 11:56 深圳商报

  说出你的见闻复原城市历史

  “你们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不久,第一个邀请来演出的是我们这个不唱‘洋歌’而唱‘土歌’的民族乐团,这就显示出你们特区之特,是特别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有培植传统文化的气候……”说实话,当时我们听了郭兰英这番话,心里是热呼呼的,这是师辈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啊!

  两个郭兰英一段深圳情

  ◎李伟彦

  多年来,眷留在记忆里有这样一件事:办特区初期的1982年,郭兰英随同中央民族乐团访问深圳,在见面宴席上,她向我打听广东有没有个郭兰英,是当年广东演出《东方红》史诗中唱《南泥湾》的那个郭兰英。她这一问,把我问住了,而在座的一位负责接待郭兰英的深圳乐团女演员,却蓦地“哦”了一声,惊异地站了起来。

  看到这情景,我忽然明白了。当即给郭兰英介绍:她叫何穗生,是当年广东唱《南泥湾》的,如果你说广东郭兰英指的是她,那么她现在又是深圳的郭兰英了。

  顿时,气氛热烈。郭兰英飞步前去把何穗生紧紧抱起来,然后互相握住双手,久久不肯放松。“我等了八年,今天终于见到你了。”郭兰英动情地说,眼睛湿润了。

  谁都晓得郭兰英老师一曲《南泥湾》红遍祖国大地,但有谁知道也是因一曲《南泥湾》,把她和她的追随者两代人的心连接在一起,牵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周总理的话,让郭兰英心中有了广东郭兰英的影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广东省汇集文艺界精英排演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彩排时周恩来总理亲临审查,当看到何穗生演唱《南泥湾》的时候,对旁边的人说,这孩子的气质有点像郭兰英。周总理返北京后,邓颖超大姐把周总理的话传给郭兰英听。从此,郭兰英心中就有了广东郭兰英的影子,很想去广州见见她,可惜“文革”来临,郭兰英也被关进了“牛棚”。隔了一段时间,也就是粉碎“四人帮”之后,郭兰英从“牛棚”解放出来。那时,她有一股倔强之气,很想趁改革开放大好时光恢复艺术青春,但岁月不饶人。正当她犹豫的时候,邓颖超大姐去看望她,鼓励她:“你郭兰英的艺术生命还很长,广东那个郭兰英以你为榜样,还在唱你的《南泥湾》,你应该坚持唱下去!”就这样,郭兰英振作起来,毅然重登舞台,继续抒发她那既豪放明亮又柔和婉转的歌声。

  自然,郭兰英没有忘记八年前邓大姐同她谈话不久,周恩来总理不幸逝世,而总理生前提到的那个广东唱《南泥湾》的人,她多么想念她。这次有机会来深圳演出,很希望能够见到她。

  果然,天公作美,今天她俩的不期而遇,令郭兰英喜出望外;而何穗生渴望见到的人,却戏剧性地出现在眼前,她那梦一般的感觉,确实难以形容。

  郭兰英建议歌会加“民歌”二字,全称“深圳山歌民歌歌会”

  这里不需要更多笔墨去记述她们在深圳朝夕相处的细节,也不用细谈何穗生如何从郭老师那里学习民族唱法的技巧与要诀,这里应当特别提到的,是郭兰英对民族艺术、地方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严谨态度。

  中央民族乐团在深圳戏院的演出,是震撼全城的。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人问郭兰英,“你为什么那么爱唱民歌?”郭兰英答:“因为我来自民间。民间是一切艺术的母亲,当你听到一首清新纯朴、委婉动人的民歌,会唤起你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迸发出一种好像大地母亲在召唤孩儿那样的感情。”郭兰英说话时,神情有点激动。她接着谈了这次来深圳演出的感受:“你们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不久,第一个邀请进来演出的是我们这个不唱‘洋歌’而唱‘土歌’的民族乐团,这就显示出你们特区之特,是特别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有培植传统文化的气候。……”说实话,当时我们听了郭兰英这番话,心里是热呼呼的,这是师辈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啊!

  郭兰英抵深圳之前不久,我市成立了第一个民间音乐社团——深圳山歌歌会。郭兰英一到深圳,知道这个歌会以客家山歌为主,歌队担纲者又是何穗生,就十分欣喜。她说,“山歌是我国民歌一个品种,客家山歌文野兼备,雅俗共赏,堪称深圳民族传统艺术、本土文化一颗璀璨明珠。”她建议歌会加“民歌”二字,全称“深圳山歌民歌歌会”,认为这样可以吸引各地山歌、民歌歌手,歌会的内涵就丰富多了,还说“以后我来深圳也可以上台唱一唱。”这个备受郭兰英关注并冠名的歌会诞生后,频频演出,活跃在城乡各地,深受群众欢迎。

  记得是2000年,市里在深圳体育馆举行老一辈艺术家演唱会,郭兰英老师又一次来到深圳。那时,她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在观众要求下,她健步登台,唱了一首经典金曲《绣金匾》,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掌声如潮。谢幕时,何穗生上前送她一束鲜花,郭兰英高兴极了,说:“你既是广东的郭兰英,又是广东的客家妹,以后我就叫你深圳客家妹了。”她接着问,“你们的歌会办得怎么样,要不要我去唱几首?”

  这些过去的事,现在回忆起来,只不过是特区开拓时期文化生活的一段小插曲,但回过头来看,还觉得有点启发性,而且它所具有的意义似乎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不是吗?重视民族传统艺术,扶植本土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作者:◎李伟彦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