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被誉为“天下之达道”。
五粮液,深谙中庸之道。
品美酒,当以味为先。自古以来,人们用七味———烈、甘、清、辣、甜、香、醇来评价美酒。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五粮液适应了这种“共同美”的特性。最早评
价五粮液的人是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他称赞早期的五粮液(姚子雪曲):“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可谓是五粮液七味之美的最早评价,也浓缩了古人对五粮液的审美感受。而对五粮液科学的评价,是在1963年的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专家们赞美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这几乎可以堪称为对白酒品质的最高评价。细加比较还会发现,现代专家评语与古人黄庭坚的评价惊人的一致,这恰恰说明了专家评语的真实可靠以及五粮液千年不变的卓越品质。由此可见,采集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梁五种粮食之精华的五粮液,味觉层次全面丰富,综合调动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三种美感的最佳享受,体现了中国“中庸”文化中的最高境界。
五粮液的“中庸”不仅仅体现在酒味中,还贯穿于其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当中。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能现代化的都现代化了,该传统的依然传统。”也可以换句话说,五粮液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你如果不信,可以到五粮液的生产车间亲眼看一看。在五粮液所具有的独有传统工艺中,“跑窖循环”、“分层起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环节仍然保留人工操作。诚然,人工操作费工、费时,不易控制,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如果你据此认为这是五粮液的“落后”,那就错了。技术人员会告诉你,建立在严格技术管理下的人工操作,正是五粮液保持优良品质的重要保证。以蒸酒环节的“量质摘酒”为例,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坐在蒸馏台前,隔一定时间便用小酒杯品尝一下流出的原酒,细查在酒质与酒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并据此将其分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听一听技术人员的讲解,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会采用如此繁琐的工艺了:并不是每一个窖池出产的酒都是五粮液,一个窖池中不同位置的酒糟出产的酒质各不相同,而且一次蒸馏过程中各个时段出产的酒更是有优劣之分,如一级酒、二级酒、三级酒。如果不加以区分、笼统地冠以“五粮液”出厂,那对于五粮液这个“百年金牌”来说,无异于自寻死路。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五粮液生产中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其“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有风味。这种折中和平衡,恰恰契合并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酒品中的典型体现.
作者:高立红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