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全国质检系统上半年查获2.5亿元假冒伪劣农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28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6月16日召开的2005年上半年农资打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05年上半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以化肥、农药、农机及其零配件为重点产品,以整治区域性质量问题、查办坑农害农违法案件,开展“农资打假下乡”为主要任务,抓住春耕备耕农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集中行动。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上半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1万余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15334家,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8608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2.5亿元。

  今年上半年,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全面启动了化肥重点区域整治工作。山东、四川等11个化肥主产省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确定了30个化肥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去年整治初见成效的江苏连云港、山东临沭等地巩固成果,把整治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并制定了“创建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实施计划。各地深入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在3月10日至4月10日的全国集中行动月中,全国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部署开展了“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2841人次,深入农户20447家,抽取农资样品10471个,查处生产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违法案件3079起,现场查获假冒伪劣化肥1.9万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171.98万元。

  强化省际区域联动和与公安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手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2005年上半年农资打假6大要案详见二版)。山西、湖北、甘肃、山东、江苏、贵州、黑龙江等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分别联手查获多起涉案劣质化肥在100吨以上的大案要案。各地将有严重质量问题的农资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国家质检总局从各地的“黑名单”中列出一批作为全国第二批生产假劣农资企业“黑名单”向社会公布(“黑名单”详见二版)。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质检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农资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继续深入抓好化肥重点区域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第一批30个化肥重点区域的整治;加强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研究建立预警机制,增强打假工作的主动性,提高防范劣质化肥坑农害农案件发生的能力。

  作者:记者 夏文俊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