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产品秀 > 正文
 

“中英街”修复改造的文化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2:26 深圳商报

  “中英街”故事

  该如何重新述说

  ——“中英街”修复改造的文化思考

  ◎李小甘

  透过鸦片战争的历史硝烟,穿越时空的悠长隧道,关注深港两地的沧桑变迁,人们可以看到:小小的“中英街”在大大的中国版图上有其独特的位置,短短的“中英街”在长长的中国近代史上会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中英街”的修复改造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建工程,我们有必要解开其历史情结,寻找其人文符号,把它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打造

  公元2004年夏,在酝酿数年之后,在现实的客观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公众舆论的呼吁下,颇负盛名的沙头角“中英街”开始进行修复改造。

  透过鸦片战争的历史硝烟,穿越时空的悠长隧道,关注深港两地的沧桑变迁,人们可以看到:小小的“中英街”在大大的中国版图上有其独特的位置,短短的“中英街”在长长的中国近代史上会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中英街”的修复改造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基建工程,我们有必要解开其历史情结,寻找其人文符号,把它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打造。

  小街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中英街”现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西南沿海一隅,与香港新界毗连,街长约250米,宽约4米。街面中线依次竖立8块界碑,一侧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一侧为广东省深圳市所属。香港方取其名为“中英街”,深圳方命其名曰:“中兴街”。但因“中英街”更具地域特点和人文色彩,两地居民和海内外人士约定俗成地把这条街称为“中英街”,迄今数十年。

  小街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推行《迁海令》,沿海地区荒无人烟。康熙八年(1669年),新安县复界后,实行招垦政策,沙头角陆续有客家人从粤北迁入。他们迁入当地后开始凿水井、盖房屋、修宗祠、建庙宇,从事渔业、农业、海盐、编织等生产活动。

  东和墟建立前,当地乡民均需要翻山越岭去深圳镇赶墟,交通极为不便。后来,沙鱼涌一潘姓人士发起在沙头角镇内横头街建墟,得到了乡盟组织“十约”的响应。大约在1830年,“十约”决定建立墟市,取名“东和墟”,并确定农历一、四、七为墟期。建墟初期有店铺72间,其中有中药店、猪肉店、米店、油店、木匠店,其中最有名的是狗肉面馆,每逢墟期门庭若市,甚至盐田、横岗和惠阳一带的乡民也纷至沓来。1938年,由于遭到台风袭击,东和墟遭到摧毁。

  1898年6月9日,在英国殖民主义武力逼迫下,李鸿章在北京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次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他们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1905年,未与中方商议,英方将界桩换成了界碑。

  从沙头角勘界到“中英街”形成后,界碑一边是英国军警,一边是中国士兵,他们负责维持界碑各方的秩序,必须严格站在属于各自界限一侧来值勤,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直到1899年沙头角勘界后,有少量店铺迁到“中英街”和位于新界沙头角一侧的新楼街。当地出现了西饼屋、咖啡馆,码头还有通往沙鱼涌的小火轮。1912年,从“新界”粉岭到沙头角还开通了小火车。沙头角这个边贸小镇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1899年沙头角勘界后,尚未限制两边群众往来,居住在新界一侧的居民不仅会经常跨越界限去“华界”一侧的沙栏吓天后宫祭祀海神马祖,点几炷香火维系传统信仰;还经常跨过界限在“中英街”中方一侧的古井汲水,中英街曾流传的“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的歌谣就是见证。

  “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游”

  解放后,由于中英两国关系一度比较紧张。保持对峙状态,中方实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英方则在新界实行“宵禁”。1951年2月,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沙头角成为边防禁区,两侧的乡民们需要赶着耕牛、扛着犁耙“过境耕作”。“文革”十年,中英街冷冷清清,人们相见不相认,经济一度受到很大影响。

  “中英街”的兴旺是从1979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以后开始的。当时由于国内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而紧挨香港的“中英街”却以免税的价格优势成为全国闻名的“购物天堂”。当时流传着一句话:“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游”,每天前往“中英街”购物的人流不断,这条小街时常被人流挤得水泄不通,少时四、五万人,多时可达到八、九万人。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内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来“中英街”购物的目标迅速转为选购金银首饰,反映敏捷的香港商人迅速将世界新潮金银手饰引进到“中英街”,漂亮的首饰和低于内地的黄金价格一下就使“中英街”成了全国第一条黄金街。那时,深港在“中英街”开设的黄金店铺就有47家之多,仅中方一侧每月销售的黄金量就需按吨计算,数量十分惊人。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它洗雪了中英街一百年的耻辱。从此,在“一国两制”的构架下揭开了中英街“一街两制”的历史篇章。

  人们曾为了办进入“中英街”的“特许通行证”而四处奔走

  历史的每一个转折时期都是机遇与挑战并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中英街”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不复当年的繁嚣,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首先,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不仅经济特区的各种政策优惠在全国成了“普惠”;而且“中英街”独特的购物优势,也逐步丧失。“中英街”与“关外”的物价差逐步拉近,有的已经趋于一致。同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之后,消费水平与消费选择已呈多元化,这就使得到“中英街”观光购物的人数连年下滑,并已进入到一个低位,经济学的规律再一次显现出它不羁的刚性。当年人们为了办一张进入“中英街”的“特许通行证”而四处奔走,为了买一点诸如日本味丹、台湾雨伞、香港方便面或洗头水之类的商品而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挤得汗流浃背,已经成为今天人们怀旧的一种谈资,也成为有趣的回忆。

  其次,随着香港的回归,CEPA的实行,尤其是近几年“自由行”的兴起,人们进出香港已十分方便,2004年进出深圳各口岸的人数已达到了1.5亿人次。主渠道畅通以后,其它途径的流量自然会减少。同时,香港的神秘面纱揭开以后,人们对香港的“主体文化”已逐渐不觉得陌生,对“中英街”这样的“边缘文化”也不足为奇了。

  再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中英街”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处于一种窘态。一方面是建筑物的杂乱和残旧。现今“中英街”上的建筑几乎都是上世纪八十年和九十年初由业主各自无序兴建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已经难觅踪迹。由于没有总体规划和统一设计,建筑尺度过大,超越了小镇规模;建筑风格样式不协调,二、三层的民居或房子,五六层的宿舍或小楼、茶色玻璃幕墙为主体的“后现代建筑”和马赛克瓷砖贴面的“四不象”骑楼并肩而立,反差很大。同时,由于当初建筑质量欠佳,加上年代渐远,不少建筑物已经出现结构松脱、墙体剥落等现象。一位建筑界的人士说:改造前“中英街”中的建筑既缺乏民俗与地域的色彩,又没有现代建筑的风范,实际上是一堆“后现代的建筑垃圾”。另方面是由于管理体制的重叠和规范管理的缺位,“中英街”中商业环境劣化。“水客”泛滥,走私猖獗,售假贩私,商业欺诈的现象比较严重。媒体将这里昔日的“购物天堂”讥为今日的“购物泥塘”。

  百年“中英街”是否已呈迟暮之态,遐迩闻名的“中英街”会不会从此销声匿迹?南中国边陲的沙头角海域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就像是一个硕大的问号。

  使历史的小街直通时代的大路

  答案不言而喻,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变。改变当然要双管齐下,一手抓修复改造,一手抓强化管理。其中“中英街”的修复改造,市、区两级政府从2000年就摆到了议事日程上,直至今天才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漫长的过程也反映了此项工作的难度。因为“中英街”实际上还是一个历史的情结,文化的现象,必须想清楚以后才能动手。

  首先是要对“中英街”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以前的“中英街”历史性地成为“商业一条街”,但随着其商业优势的暂时沦丧,必须强化其旅游观光的功能和人文历史的价值。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中英街”现有的“卖点”,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它独特的“一街两制”的人文特征,外地游客到“中英街”的兴奋点之一就是掀开边陲小镇的神秘盖头,了解“南风窗口”的边界风情。同时,“中英街”仍然是个免税区,作为“边界贸易”和“免税区”的商业功能仍不能忽视,人们仍有到这里购买“原装港货”的心理期待。有关方面必须通过商业体制改革和加强管理来重新激活其活力,焕发其青春。因此,我们应该把“中英街”打造成具有旅游、购物、文化、休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人文名胜。

  其次是“中英街”修复改造的几个原则。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中英街”乃至整个沙头角镇的现有各种建筑数十万平方米,有深圳和香港居民4000多人,建筑密度与人口密度都很大,而且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尺土寸金,涉外性强。鉴于这种现状,目前像“老东门”一样实行大搬迁、大重建的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从这种实际出发,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第一期工程应该对“中英街”的硬环境进行改善,包括人流、物流密集的入口广场的建设,沿街建筑物风格归整和立面改造,若干节点的空间拓展与绿化美化,以及“中英街”文化标识的寻找与确立。同时,对镇内一些急需改善的问题,如沙头角河的污水治理及两岸景观改造,可以马上着手进行;对可以发掘的人文景观,如沙头角河入海口“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意境,可以建造古塔公园,重现其诗情画意;对被民居遮挡的“天后宫”和“吴氏宗祠”,也应通过拆迁和物业置换等办法,腾出空间,再现其历史表情。中国规划院深圳分院对此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由其牵头设计的“中英街”修复改造方案,主要内容也包括了上述的几个部分。二是尊重历史与大胆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发掘“中英街”的历史资源,形成“中英街”的特色或风情,应该是这次修复改造的基本出发点。尽管“中英街”有史以来建筑的文化符号一直比较零碎、也不太协调,但穿越这条小街回眸一看,我们仍可以看到有古榕树、古水井、界碑等颇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可以从史料照片上看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颇具特色的粤式骑楼的遗风……所有这些,都是“中英街”修复改造的宝贵资源和历史依据,也是构成“中英街”内涵的基本因素。所以,这次“中英街”修复改造工程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重现当年“中英街”的历史风貌。“中英街”地处岭南,受客家文化浸染,建筑规范上不可能超越岭南风格的大框架。“中英街”又是华洋混杂,内外相通之地,处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香港乃至东南亚的建筑文化,不可能不影响到这里来。所以,“中英街”的建筑风格既要突出岭南特色,又要体现“南风窗口”西风东渐的风情。同时,如上所述的,由于历史上“中英街”几经变迁,现在的建筑物几乎都是没有历史价值的房子,真正可以作为依据的建筑范本不多(这一点与“东门老街”有很大的不同);加上目前“中英街”已经形成的建筑格局,所以“中英街”修复改造必须立足现实,因地制宜,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敢于创造历史;既要修旧如旧,又要敢于创新,使历史的小街直通时代的大路。

  作者:◎李小甘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