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产品秀 > 正文
 

影响之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2:26 深圳商报

  一提到歌德,我的神情就正经。这名字译得太正经了——可以看作“文以载道”的缩写。德与道是差不多的东西。德还更重要,在汉代,《道德经》常被写为《德道经》。既然歌德是一本正经,那我念来也就有口无心了。说到底,很隔。有则故事很流传,说歌德与贝多芬同行,遇到王公,歌德脱帽致礼,贝多芬则冲撞过去。这其中大概含有人格品评,却与我关系不大。致礼也罢,冲撞也罢,反正王公在我处于的时代已经消失了。贝多芬的冲撞,看似不认权威,但恰恰是在权威之下的心态,是外国版本的击鼓骂曹。而问题的关键是歌德正
是一个权威时代产生的一个权威人物,他会怎样影响我呢?

  我想了一下,几经犹豫,还是要说:歌德对我没什么影响。影响是种焦虑,也是批评。更多的时候,是“急功迈利”——一位作家接受另一位作家的影响,如果不在具体写作上有所呈现,就算不得影响。只有具体的写作,才是不同的。人格抑或观念上的影响,在我看来是句空话。因为人格与观念,是类型化的东西。当然一位作家的具体写作,会受到本人人格与观念的影响,这是源,是另一回事。一位作家接受另一位作家的影响,属于流的范围。因为时间的因素,影响有可避免影响,和不可避免影响。格拉斯的《铁皮鼓》,我只读过几页,读了这几页后我想,在我读它之前我就受到不可避免影响的影响了。这是共时性的作用。当一位作家和他的作品已成为历史、经典,尤其是经典,对于我,影响就都可避免了。硬要说受到影响,也没办法,就像编家谱,总会弄出几个大人物来做自己的祖宗。这也是我们的传统。另一方面,大作家对公众的影响往往大过对写作者的影响,这是大作家之所以大的方面。在可避免影响范围,常常是小作家更让后来的写作者感到兴趣,它是历史,却不是经典,还保留着某种湿度与粗糙度:这是活力。而在歌德那里,他的作品已变得干燥与光滑——由于不停地介绍、纪念、赏析,由于对他的生平有不断地发现、考证、评价,我对他作品的新鲜感渐渐消失(我好像对他的作品也没有过新鲜感),他作为人的形象却凸现出来。大作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对他本人的兴趣超过对他作品的兴趣。

  我对歌德这个人很有兴趣。他七十多岁时还能颤栗着爱上一个少女,这让我激动。读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时和主人公差不多年纪,却毫无感觉。我曾有歌德的一本抒情诗集,银灰色的封面,常常阅读——我很羡慕,其中有青春浪漫。歌德像是我们的李白,也的确有可比性。林庚在概括盛唐诗歌时用“青春浪漫”一词,很精彩。现在有一些人不同意这观点,这些人不是太有文化了,就是学究吧。林庚是以一位诗人的敏感与个人体验谈论盛唐诗歌。我们的酒喝得可能不比李白少,交往的女性可能也不比歌德少,但独独见不到青春浪漫。这是一个没有青春浪漫的年头,我们已老年化了。所以很难说一位老年人会受少年青年甚至中年的影响,只会欣赏或不欣赏他。

  不要一谈到大作家,首先想的就是影响问题。也不在于还读不读他。我已有十余年没读歌德了。一位大作家的个人魅力远远是在他的作品魅力之上的,我们会谈论这个人,但他的作品不一定对我们有影响。大作家是个人在作品之前,小作家是作品在个人之前,这是另一个话题。另外,可避免影响对正写作者而言,就是有所不为。一支箭在空中飞得过长,已射不中我了。

  作者:◎车前子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