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产品秀 > 正文
 

官场的秘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05:35 深圳商报

  几年前,自吴思先生的《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一纸风行,有关官场陋规与内幕的书籍便逐渐成为书界热点,这些作品大多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或解剖传统官场的游戏规则,或追溯官场陋规的渊源与流变,从观念形态及行为准则等不同层面,对官场陋规和“权力黑洞”进行条分缕析,以之探讨古代官场人与人之间的韬略与谋变,揭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深层基因。不过,这些作品虽然均以官场陋规为其研究对象,却大多倾向于对官场陋规的宏观解析上,一般很少触及官场的基本结构和日常的运作方式,对官场陋规的具体操作层面,缺
少微观的描述和介绍,而中华书局2005年4月出版的李乔先生的《清代官场图记》一书,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作者以清代官制为脉略,同时参阅了大量的野史、笔记和小说,完整勾勒出一幅传统官场的清晰画面,对我们真正认识传统政治的实质提供了一条更为简明的线索。

  所谓“官场”,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是带有一定贬义的,语气中主要强调的是蕴涵其中的虚伪、欺诈、逢迎、倾轧等特征,但“官场”虽然是一个贬义词,官场中所隐藏着的种种特权与好处却也是一个尽人皆知的秘密。清人欧阳钜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官之位高矣,官之名贵矣,官之权大矣,官之威重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在官本位的社会中,做官即意味着进入了特权阶层,意味着拥有了绝对的个人权力,古人云“千里做官为求财”,仕途与功利其实是牢不可分的。所以,对于古代士人而言,谋仕途即是谋福利,利益当头,各种险恶心机与恶劣手段即无所不用其极,而官场则成为他们进行钱权交易的舞台,成为一个人事角逐的名利场。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两千多年的文官制度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游戏规则,诸如“冰敬、炭敬、别敬、瓜敬、年敬、节敬、笔帕敬、文仪”之类各种巧立名目的行贿受贿大行其道,而“多磕头,少说话”、“圆滑趋避”、“唯上是从”、“逢迎巴结”以及“厚黑”、“挺经”之类的“宦术”,则成为官员们的处世金针。做官的第一要务不是致力政绩,而是平衡人际关系,因为政治的透明度越高,官员的利益空间就越小,所以官僚政治的要害之处,即在于以繁复的政务与极低的效率来维持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官场的日常事务则被“投桃报李、拍马捧场、拉拢标榜、造谣诬陷”等各种处心积虑的手段所取代,其中关节可谓“一切皆手腕、一切皆做假”,所有的社会病态均在官场的钱权交易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晚清大吏李鸿章尝言,举凡天下最容易的事情便是做官,倘使一个人连官也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不过,在我看来,天下最难的事情也恰恰正是做官。在传统社会中,做官首先即意味着要抛开个人尊严、扼杀个人性情,这对于那些执著于个人真实生活的人们简直是难以想像的事情。

  英人阿克顿勋爵也曾经说过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所有的权力都易腐化,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会腐化。”大凡普通人等一般是很难经得住再三诱惑的,在缺少监督与制约的环境之中,漂亮话虽然人人会说,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情,所以清代的官箴固然不少,贪官却依然多如牛毛——靠官员的自律与内省来维持官场的清廉,其效力究竟如何实在值得怀疑。

  作者:慧远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