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一切质量都归结为信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09:01 中国质量报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莫过于信誉。

  展望未来,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是———信誉成为人们生活中最普通的准则。

  由最高准则到最普通准则,不是标准的下降,而是境界的升华。

  千百年来,国人一直在传统道德的范畴品评信誉,很少在功利领域审视信誉。信誉像老酒一样,历久弥香,全不怕小巷庭深,芳草掩映,以其绵长清幽的香气,缓慢而坚韧地朝四周弥漫开去,直到博得众人称道,口碑传诵,享誉八方。然而,历史上不少美誉故事,主人公或身后扬名,或皓首升迁,或穷路得助。尽管其间蕴含功利的诱惑,但终因苦厄艰辛,不足以构成榜样的力量,其劝喻世人的作用略显苍白。

  进入市场经济,信誉已不仅仅是道德规范,而是市场的游戏规则,也是市场的准入证和通行证。无信不立,不仅仅是人格形象的立与不立,而且还关系到市场竞争的成败、经济利益的得失。当“无信不立”进化到“无信不生”的时候,信誉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们生活中最普通的准则。

  质量是市场行为中的一个基本点,在市场经济初期,是供求双方的焦点,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今天,是管理层、市场主体以及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在点上倾注太多,在面上审视比较少。即点与面的关系常常被忽略,点与面转换的环节常常被忽略。就质量而言,它表现的是企业一切动作能力的总和,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出发点和原动力。但这总和并不是一切。因为,企业在市场中落脚点是效益,即“卖出去是硬道理”。质量是企业的一厢情愿,必须有消费者的情投意合,这情投意合就是信誉。由质量而信誉,是市场行为一张纸的两个侧面。

  信誉而后才是效益。

  然而,市场机制的紊乱使信誉环节失去制约作用,产品(或服务)可以在质量未经信誉检验的情况下,直接获得效益。于是,假冒伪劣泛滥、坑蒙拐骗盛行。因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剂长效良药,是建立并完善市场的信誉机制,(有人称信用机制,其实,信用是记录,是数据管理方法,信用记录有效作用的全部运作体系,才是信誉机制。)

  如果说信誉机制是规范市场的长效良方,那么,这几味药缺一不可:

  信誉传播的公开化;

  信誉评估的科学化;

  市场管理的法制化;

  舆论监督的大众化。

  作者:西风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