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 > 正文
 

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有深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 09:19 新京报

  在中国宣布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后,欧盟作出了强硬回应。5月30日,欧盟执委会表示坚持反对大量进口中国纺织品的立场。31日,欧盟驻华代表团更是称,希望中国在15天之内自行限制出口数量,否则欧盟不排除单方面实施数量限制的做法。(6月1日《京华时报》)

  中国尽到了最大的责任

  看来,中国和欧美打一场纺织品贸易战似乎是在所难免了。如果情况的确坏到了这种地步,也就不要怕打贸易战。对于历来占有优势的贸易领域,发达国家抓住不放,并且对于已不具优势的低端市场还要进行限制。国际现实就是这样赤裸裸。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为纾解今年纺织品一体化后出现的贸易争端,两次自主加征纺织品关税,可以说尽到了一个主权国家能够尽到的职责。但欧美却无视中国做出的努力,反把中国的做法视为软弱可欺的表现,步步进逼。所以,应该认识到纺织品一体化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权利,是以我们其他方面的市场开放为条件而获得的一个应有的回报,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它。

  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或许另有深意

  现在,我们一方面要做最坏的准备,尽可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搞清楚,欧美为什么不惜违背其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逼迫中国就犯?后者对我们冷静地观察国际贸易,认识中国的现实处境是有意义的。

  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待这一问题。从纺织品贸易本身来看,取消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10年前就已提出,但欧美政府在最后一刻才取消大部分贸易配额。也就是说,欧美政府和厂商的应对失误(更可能是故意为之)是造成其纺织业工人失业的主要原因,但是现在他们却将工人对厂商和政府的不满引向中国纺织品。这显然是寻找“替罪羊”的手法。

  但是,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持强硬态度可能还有一个更隐秘的、说不出口的用意,这就是为了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住的,但如果能减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尽量在中国崛起前捞到更大的利益,也不失为上策。纺织业恰恰是欧美能够找到的延缓中国崛起的一个突破口。

  纺织业牵涉到1亿多中国人的利益

  虽然纺织业在西方成了夕阳产业,但对中国而言,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占到整个出口额的16%,更重要的,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涉及直接就业的人口大概1900万人,如果加上相关的就业人口,将牵涉到可能高达1亿多从业人员的利益。美国现在对7种纺织品设限,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中国20亿美元的出口和16万人的就业。欧盟对中国两种纺织品设限,也影响到3亿多美元的出口和相应的就业人数。

  在未来很长时期内,庞大的就业压力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之一,而纺织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条主渠道。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非常薄弱,对于很多人来说,失业可能意味着一贫如洗。你能想象中国几千万人失业的可怕情景吗?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极可能会拖住发展的步伐。因此,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无异于为社会制造矛盾。

  在这方面,欧美是有“先见之明”的。欧美为把中国融入其主导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在中国加入WTO上,提出了比其他国家更苛刻的条件:一是在反倾销的问题上,把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看待;二是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专门有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特殊保障条款;三是在中国加入WTO的15年内,每年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情况要进行年度审议。

  可以说,为了防范中国崛起对现行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格局的打破,欧美是“用心良苦”。只有在这一广阔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欧美种种看似反常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当然,即便在这种背景下,也正如薄熙来部长所说的,我们愿通过认真的磋商,来妥善地处理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的问题。但也应该认识到,这将是长期而艰巨的,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我们的努力。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邓聿文(中央党校学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