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粽子标准有助传统食品生产实现产业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 08:50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5月27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韩家增在新闻通气会上说,首个关于粽子的行业标准有助于粽子生产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我国两岸三地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间活动空前活跃,粽子产业、粽子技艺以及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大幅增长。5月17日,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浙江省嘉兴市举行的“中国粽子文化节”上,我国粽子行业的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产品集体亮相。
还有一批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粽子,如八宝葫芦粽、一品四喜粽、招财元宝粽等,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更有一大批采用当代先进科技,在配料、工艺、包装等方面借鉴融合其他技艺,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的粽子,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将数千年的粽子包裹工艺改革为纺织工艺和折叠工艺。其工艺精细程度、美观的造型、典雅的色泽,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产品包装大都采用当代先进的吸塑、真空、速冻等先进技术,装潢艺术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并向礼品化、组合化发展。

  虽然这一行业发展迅速,但从整体来看,目前粽子行业总体工业化水平偏低,小作坊式的经营管理居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薄弱。对此,韩家增强调,要加强标准化生产和营养化配方,使粽子这种传统食品真正成为大众喜爱的方便食品。今年2月,中国商业联合会正式公布了首个关于粽子的行业标准。在这一行业标准中,首次明确粽子的定义,即“以糯米和或其他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中间裹以(或不裹)豆类、果仁、菌类、肉禽类、蜜饯、水产品等馅料,用粽叶包扎成形,经水煮而成的制品”。这将对传统食品行业起到明显的规范作用,特别是对目前市面上“有名无实”的劣质粽子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韩家增表示,这一行业标准也填补了我国上千种传统点心食品无行业标准的空白。粽子行业标准的出台不仅可以让百姓吃得更放心,也有助于粽子生产企业实现产业化,对粽子的出口也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对众多传统点心产品来说,借助行业标准走向工业标准化生产,是一条比较好的产业化、品牌化路子。

  作者:记者 王娅莉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