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预防胜于救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8:11 中国质量报

  事实证明,食品安全输不起,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往往是惨重的。因此,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着眼点,不在于“灭火”,而在于预防。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措施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预警防线,防患于未然,才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预警防线。

  一、建立四大动态监管制度,全面掌控食品质量安全状况。预防是动态的,对食品安
全的隐患不能靠“等着发现”,而要靠行动中去“抓”。建立巡查、定期报告、督查、回访制度,可全面监控辖区食品质量安全状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这里指质监局)对本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片包干,不定期巡查,对夜间生产的企业进行突击巡查;基层监管部门每季度填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报表”,上报上一级监管部门;市级监管部门每两个月到县区企业监督抽查一次,抽查面不低于该县食品企业总数的10%;监管部门定期回访企业整改情况。通过动态监控,使监管部门能对辖区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做到了然于胸。

  二、及时更新两类数据库,把准食品质量安全症结。一类数据库是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情况数据库,此数据库涵盖辖区食品企业分布、分类及质量档次等情况,并通过前述实时监控进行数据更新,横向掌握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状况。另一类是可预见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数据库。此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案例或报道,储存和更新质量安全问题数据,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可能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纵向掌握食品安全情况。纵横结合,准确把握食品质量安全脉搏。

  三、实施“金点子”工程,主动帮助企业预防和化解质量安全隐患。“金点子工程”就是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服务,改变问题食品生产出来后再去查处的方式,把工作做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监管部门定期到企业去走访,当好企业的参谋,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及时提醒,对企业存在困难,想办法解决。用质监局的“金点子”帮扶企业生产出合格食品,把不安全因素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编织广泛的食品质量安全情报网,增强监管“夜视”预警功能。假冒伪劣是造成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假冒伪劣的生产是带有隐蔽性的,及时发现并查处制售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对伪劣食品的查处,情报工作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可通过多方面工作,建立范围广泛的食品质量安全情报网,一方面保证食品安全打假的高效性,另一方面对不法生产者产生强烈的震慑作用。

  五、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做到闻警而动。为了不发生事故,我们必须要考虑事故的发生。如果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制止事故的扩大,也是一种成功的预防。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要做好四个保障,即通信保障,人员保障,车辆保障,技术力量保障,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做到信息最快知晓,人员最快到位,事态最快得到控制,检验最快得到结果,损失减小到最少。

  作者:张崇友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