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产品秀 > 正文
 

天生的森林之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 06:50 深圳商报

  博物学的时代过去了——二十世纪恍如走入小径分岔的魔域,在不断分岔的路径上找寻最后的梦境。科学发现依然激动人心,却不再是思想的盛宴,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诗意,知识空间被分割之后,已很难兼容人文主义的理想与情怀。现在回头去看,从地理大发现时期而来的知识理性不能不成为人们怀旧的一个理由,过去的知识者真是跟现在不一样,过去的故事也总是那么悠然动人。像梭罗的《瓦尔登湖》、莱昂波德的《沙郡年鉴》那样的著作现在不会再有了,而勃莱姆的《动物生活》和法布尔的《昆虫记》也成了旷世遗音。

  在重新发掘博物学散文名著的热潮中,俄罗斯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进入了人们视野,这说来绝非意外。在所有的科学考察札记中,没有比这本书写得更漂亮的了,难怪当年高尔基也为它“着迷”和“倾倒”。《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记述阿尔谢尼耶夫1902至1907年前后三次率队考察乌苏里山区所见所闻,是带有叙事成分的探险日志。那不仅仅是沿着河谷向森林腹地行进的一路艰险,也有峰回路转的欣喜发现,在穿越沼泽或是林间露宿的每一个片断都记录着不期而遇的事况。作者对原始森林地貌景观的细微描述实在令人叫绝,那些极具感性的文字给乌苏里的山川草木赋予了一种灵性,很难说那是科学家的审视还是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赞叹。

  这本书真正的主题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性的思考。

  阿尔谢尼耶夫用大量笔墨写了一个真实的传奇人物,即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那人是天生的森林之子,对当地环境、气候和林间动植物都极为熟稔。阿尔谢尼耶夫的探险队初遇德尔苏时,正是他断粮困厄之际,那森林流浪汉成了他们怜悯和救助的对象。可是,接下来却是德尔苏的野外生存经验帮助探险队一次又一次走出险境,他成了文明人回归自然的向导。德尔苏的故事不止于此,他带给文明人的还有万物皆灵的世界观和生存法则,他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知识,却知道自己活在一个万物共生的环境里。所以,鸟兽也好,树木也好,人也好,都在他心头牵挂。书中记下了这样一些小事:在离开宿营的窝棚时,德尔苏总要为以后过路人留下一些食物和干柴,这使阿尔谢尼耶夫心中大为震动——“德尔苏永远不会见到那个人,而那人也不会知道是谁给他准备了干柴和食物。我想起,我手下的人离开宿营地时,总是把树皮扔到篝火里烧掉……,我从来没有制止过他们。这个野蛮人远比我们更讲仁爱。他多么关心路人哪!……为什么住在城市里的人,这种美好的感情,这种关心他人利益的精神反而泯灭了呢,这种感情从前肯定是有的。”正是他说的这种“感情”,使德尔苏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也大大超越了如今环保主义者的俗利之见。

  二十世纪之初,像德尔苏这种森林原住民的境遇已经与人类文明进程形成巨大反差,作为科学家的阿尔谢尼耶夫偏偏从他身上看到了人类“从前”的美好心境,寄予人文主义的赞美与悲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反思现代文明的睿智与卓见。三十年前,著名导演黑泽明根据阿尔谢尼耶夫这本书拍摄了影片《德尔苏·乌扎拉》,在银幕上再现了莽林深处的人性光辉,许多人正是通过那部影片接触到德尔苏的故事。然而,电影比书上写的要简单得多,也很难表现早年博物学时代的知识情怀——文本叙述者的立场被忽略了,而在阅读中或许这是更具启示的一面。

  作者:◎李庆西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