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初战告捷(05-13 09:4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09:41 中国消费网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春季全国农资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提高。

  近年来,农资价格上涨,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使假冒伪劣农资泛滥,许多农民深受其害。2004年,仅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查获的假冒伪劣农资就达22亿元。

  今年,全国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业部日前派出5个督查组,赴10个重点省份开展督查,暗访了40多个县的300多个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调查访问了1000多个农户。调查表明,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各地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重拳出击,狠抓大要案件查处。今年春季各地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案件。据初步统计,各级农业部门共立案查处7059件,结案4085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39起。山东青州假劣农药案、辽宁阜新非法生产高毒农药案、黑龙江哈尔滨假劣种子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正在查处中。

  ——集中力量,大力开展市场整顿。据初步统计,各级农业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24万人次,检查各类生产企业11万多个,整顿各类农资市场3.4万多家,受理农民投诉举报3441件,查获各类假劣农资产品1673万吨,货值5400多万元,为农民挽回损失2.7亿多元,有力地规范了农资市场。

  ——加强监督,严格农资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各地加大了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坚决曝光不合格产品,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湖北省在15个市县建立了农资质量监测点,实行月报制度,在媒体上公布监测结果;福建省目前已完成种子质量抽检400多批次、农药200批次、兽药150批次;江苏省第一季度布置了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和饲料等农资抽检任务1500个批次。

  ——完善网络,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为推动优质农资下乡进村,各地加大了扶优扶强力度,支持大型农资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直接到乡村设立网点,减少中间环节,完善农资营销网络。河北省邯郸市在3183个村建立了科技进村服务站,按照农资连锁经营模式运作,强化整合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农资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受到农民群众欢迎。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89%的农户认为当前农资质量总体很好或较好;82%的农户认为农资市场规范或比较规范。农民对当前农资质量和市场监管的满意率有较大提高。(编辑:齐彦洵)

  作者:新华网徐京跃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