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丰台区太子峪芽菜基地标准化种植培训学校
4月初的北京,乍暖还寒。建在北京丰台区太子峪村外荒坡上的芽菜大棚里,春意浓浓。
张贵琴的芽菜基地标准化种植培训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各地的学员。看着眼前一架架
绿油油的芽菜,她露出灿烂的笑容。
5年前,张贵琴把家安在了这里。为了这个家,她尝遍了酸甜苦辣。从一窍不通的纺织企业管理人员到建起标准化芽菜种植基地,再到办起这座学校,推广芽菜种植规程,张贵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
“芽菜种植看似简单,但要真正摆弄好芽菜生产可不是件容易事啊。”张贵琴发自内心里地说,“实现芽菜种植标准化,帮了咱们大忙。”
“太子峪穷啊。”张贵琴说,太子峪村地处丘陵,漫山是风化的碎石,草都少见,平整的耕地几乎没有,土地贫瘠,附近村庄都尚未脱贫。
现在身为绿山谷芽菜有限公司经理的张贵琴,5年前还是一个下岗女工。供职的那家纺织企业倒闭后,很快有人相中她过人的纺织技术和管理经验,找上门来聘请她。她拒绝了。“村里那么多姐妹都一起下岗了,自己是党员,不能光考虑自己。”于是,在村里的支持下,她带领一起下岗的姐妹们种起了芽菜。
“万事开头难。以前,对种植业一窍不通,何况是高科技种菜。”当时的张贵琴,脑子里一片空白。为弄明白种菜的技术,她请中国农科院的农业专家来指导。从选种、浸种、下种,到倒盘、上水、加温,一点一点地学习。一盘盘芽菜长出来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塑料盘里种芽菜,时常整盘或整个大棚的芽菜烂掉,好点的情况,也会出现半盘烂掉或局部烂掉的现象,样子像脑袋上长了秃疮。看似长势很好的芽菜,吃起来却很老。
经过长时间摸索,张贵琴发现,芽菜生长周期中有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植物生长,没有阳光不行,但阳光多了,芽菜就会长老,直接影响口感;温度和水的控制,同样有许多技术。自己一个人不仅要忙着采购种子,还要去跑营销,虽然明白种植过程中的技术,却无法天天拴在大棚里。整座大棚种植几十种芽菜,每种芽菜的生长习性和技术要求又不同,员工们掌握起来很困难,即使能够掌握,照不照技术去做,又是另外一码事。
要干,就干出个名堂,不仅自己种好芽菜,还要为村子里的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张贵琴花费了很大力气,去查阅芽菜种植资料,一次又一次空手而归。
两年前,北京市推广绿色农业种植,丰台区质量技监局下乡服务,举办了农业标准化培训班。“以前听说过工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也能行得通吗?”张贵琴带着疑问去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学习,可粮食和蔬菜种植与芽菜种植一点也不沾边,无法借鉴。她去图书馆和农业部门查阅芽菜种植标准,没有答案。后来,农业专家告诉她,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标准。
张贵琴向区质量技监局吐露了苦衷。一年多的时间,区质量技监局标准化科的工作人员和张贵琴蹲在大棚里,整理出每种芽菜种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一套完备的芽菜种植标准规程出来了。
站在种植大棚里,一长排一人来高的架子码放得整整齐齐,满目的嫩绿,过道上干干净净,看不到任何杂物。张贵琴说,“要是前年来这里,简直进不来人。这些还是表面的变化,种植规范了,全部按照规程来,按标准建立起一套管理制度,什么时候喷水,喷多少水,温度、湿度、日照多少,都有案可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从每个班的操作记录上查到,大家不仅明白了怎么做,而且责任心也强了。现在,烂盘的事儿几乎没有了,种植成本大大下降。”
村里的王淑菊是和张贵琴一起下岗的女工,丈夫瘫痪在床,家境困难。张贵琴最早把她找来一起种芽菜,解决了王淑菊的生活来源问题。有了标准化种植规程后,张贵琴帮助她按照简单易懂的规程,利用家里的房子,搞芽菜种植。王淑菊说:“现在家境好多了”。
张贵琴有个打算,通过推广芽菜种植规程,先帮助村里最贫困的人家,逐渐带动全村以至临近的贫困村种植芽菜。“这里土地虽然贫瘠,但芽菜长在盘子里,比地里种的蔬菜生长周期还短,效益还高。让大家搭上标准化种植的车,走上脱贫的路。”
听王淑菊说,张贵琴的打算已经开始实施,太子峪村已经有四五户贫困的家庭开始按照规程种芽菜。编 后
“三农”问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大棚种植芽菜,有效解决了土地贫瘠地区农民的出路问题。而种植的标准化为快速推广这项新技术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手段。北京市丰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的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农业标准化,在尚未脱贫的村落播撒下标准化种植的种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令人欣慰的是,这些种子正在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作者:徐学全 本报记者韩维阳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