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劣质农膜坑农 依法投诉追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8:35 中国质量报

  假劣农资为何屡禁不止?河南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本是一片净土。但近年来却连遭外来假劣农资的污染,坑农案件达上百起,涉及的假劣农资有农药、农膜、化肥、种子等,涉及农产品20多种,涉案金额数十万元。

  在这里要着重叙说的是,新县61户农民遭遇劣质农膜、经当地政府依法维权的经过。举报急 立案快

  今年1月,河南省新县工商局接到本县郭家河乡政府举报,称郭家河村、莲花村、范湾村3个村13个村民组61户农民因购买了劣质农膜,造成大面积地膜花生长势不好,损失惨重。

  该局接到举报后,为打击不法厂商、挽回农民损失,于1月13日对生产销售地膜的生产者、经营者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打击假劣农资的高压态势,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服务“三农”经济。经质检不合格

  该局在办案的同时,一方面派专人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向受损农民详细了解调查取证,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因该地膜使用后过早降解,在地里不能溶化,并使土地过早板结,致使出芽不齐,长势明显低于同类作物,产量比同类地膜低30%。另一方面追查追缴:61户农民购买的劣质农膜,是在2004年3~8月期间,当地某个体工商户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张友树门店购进的,是武汉兴旺塑料品厂生产的“兴旺”牌聚乙烯吹塑地膜,数量85捆、1.45吨,使用覆盖面积20多公顷。

  同时,送样品到湖北省黄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得出结论是“不合格品”。该检验报告具体表示是:武汉兴旺塑料品厂生产的“兴旺”牌聚乙烯吹塑地膜,拉伸负荷(N)纵向(1.1),横向(1.0),低于国家标准(大于或等于1.6),不合格;直角撕裂强度(N)纵向0.4,低于国家标准(大于或等于0.6),不合格;受检地膜标明厚度0.004mm,地膜厚度国家标准规定最小公称厚度尺寸为0.008mm,不合格;国家规定,每卷地膜上的合格证应标明产品名称、类别、宽度、厚度、长度、净度、质量、批号、质量等级、生产日期、厂名、厂址、标准号、检验员章,受检地膜则明示的公称厚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无类别,无标准号,不合格。

  换句话说,武汉兴旺塑料品厂生产的所谓“聚乙烯优质农地膜”是不折不扣的伪劣品。劣质膜 坑农民

  据记者深入调查得知:原来,新县郭家河乡政府为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示范推广地膜花生种植技术,2004年计划种植20多公顷,并在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农户使用的花生种子都是农户自己精选的自家种,而且“自留种”一般不会出问题。问题出在地膜质量上,在实施覆盖地膜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地膜完全粘在了一起,一经展开立即破裂,建议农户赶快找经销商调换。但由于农户和经销商对地膜质量难以识别,没有经验,经调换的地膜覆盖后又破裂成条状,该地膜明显存在质量问题。

  经使用“兴旺”牌聚乙烯吹塑地膜后,农民错过了本季花生种植时机,受损面积达12.3公顷,受损农户61户。经县农业部门测算,本案造成农民直接损失1.5万元人民币(含种子、肥料、人工等),间接损失2.2万多元人民币(按2004年花生市场平均价折算)。农民为此白白期盼了半年,忙碌了半年。他们含泪来到乡政府,请求政府为他们做主。乡政府立即将此案报到新县工商局,强烈要求一查到底。紧追缴有结果

  新县工商局多次派员深入湖北省对该劣质地膜的厂商进行暗访调查,经查实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已将此案涉及的劣质农地膜生产者———湖北省武汉市白沙洲大桥(北岸)汉阳桥头沟咀村武汉兴旺塑料品厂、经销商(即批发商)———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乡街道的张友树,移交给湖北省工商局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并依法对新县当地经销该劣质农膜的个体工商户处以高额度罚款,没收全部未售农膜,并要求该个体工商户提高质量意识和识别真伪能力。

  经新县工商局实施对该劣质农膜追查追偿的执法行动,使得受损农户的权益得到保护。最后补偿农户种子、工费及相关损失共计款3.2万元。截至目前,61户农民均已拿到相应赔偿,损失基本得以挽回。

  农民拿到补偿,准备下季农桑。坑农即坑国警 予

  农民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农民受到不公平待遇,有一肚子忧伤,需要诉说。他们激动处呐喊,伤心处痛哭,气愤处质问,绝望处能喝下一瓶“敌敌畏”而走上绝路!本刊记者结合帮助农民维权、替农民伸张正义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曾写下《种子是农民的命根子》、《最念农桑苦》等报道,在本刊刊出,引起读者共鸣:坑农害农何时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资质量问题依然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影响13亿人口的大国能否真正顺利奔小康、实现国富民强战略目标的大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远离农桑,涌入城市,深究其因,与“三农”问题中的劣质农资也有关联。2003年深秋,温家宝总理视察陕西灾区,以白居易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透过近年来的对农政策,可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发展“三农经济”的重大决心与重大举措。

  作者:本报记者 陈 萍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