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出现“断档”,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信托产品。但寻寻觅觅之后才发现:收益高、风险小的信托计划,要么门槛较高,要么认购不到。业内专家称,当前信托产品魅力凸现,信托公司集合产品发行面临良好机遇。
首季发行数量减少
据某信托公司专业人士邓举功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33家信托公司发行了72个信托基金,募集资金总计66.2亿元,募资金额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48.2%;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9%。上海6家信托公司中,只有华宝信托和上国投推出了6个信托新品,募集资金6.4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信托发行大幅减少,银监会2004年底颁布的各项政策开始呈现效应。
上海某信托公司负责人认为,近期没有推出新产品,还有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过去的产品主要与房地产有关,也曾带来较好收益。现在房产走势和政策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上银监会去年底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因此公司将计划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再评估,尽量在法规上做到完善,以对投资者负责。他说,新的产品正在设计之中,但由于管理部门对“信托200份限制”未突破,短期内门槛还难以降低。
起点为何偏高
沪上另一家信托公司业务负责人则称,公司产品主要针对机构客户。因为高端客户对风险的认知能力较强,而个人集合信托产品,由于监管等各方面要求严格,手续相对复杂。同样的收益,信托公司付出的精力和成本更大,为了少麻烦,信托公司倾向于对机构实行批发。此外,集合产品要求信息系统齐备,以便进行信息披露和分红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
邓举功认为,上海信托项目往往资金量较大,常常是上亿元的信托计划,由于受200份合同约束,认购起点就要50万元。作为私募产品,信托公司本身从信托计划收取的费用有限,这也促使信托计划门槛过高。
信托新品可期
据悉,不久爱建信托将推出1个2年期的上海市政配套工程信托计划,上国投在推出指数连接投资资金信托计划后,有望再推类似产品。其信托设置了优先受益权和一般受益权,其中优先受益人可获得相对固定的预期收益。专家认为,信托产品总体上其风险收益介于货币市场基金和股票之间,在规范监管后,信托产品安全性提高了。受加息预期等影响,目前全国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在上升。对认购起点较高的信托产品,普通投资者不妨找亲朋好友联合投资,集体认购。(编辑:盛秀华)
作者: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