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圆明园防渗工程渗出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0:15 中国质量报

  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就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举行首次公众听证会,这是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的公众听证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已经由事件本身上升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大问题。是环境整治还是破坏

  2004年1月,圆明园的环境整治工程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开始动工,湖底防渗工程就是圆
明园环境整治工程中的一项。截至目前,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主体已完工。

  而这一工程引起广泛关注,是4月初环保部门向社会通报,圆明园湖底防渗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未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违法工程,必须立即停建,并依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

  正当各界对圆明园防渗工程提出质疑并呼吁停止园林修复和改造工程时,砍伐园中林灌和肆意改造地形地貌的工程,又引起新的关注。有观点认为,改造工程对一个具有极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遗址公园来说,其破坏性可能远远大于湖底防渗工程。管理处态度令人费解

  “圆明园管理处在环境整治的名义下,在湖中铺设防渗膜、改建驳岸,我们可以尊重不同的主张,但我们不能容忍谎言。”在听证会现场,清华大学教授李楯的这番话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李楯说:“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面对着一个违法的行为,圆明园管理处在遗址范围内大面积砍伐清除原有树木,种植非本土的和高耗水的草坪和观赏植物,改变地形地貌,这不但破坏遗址原有的风貌,而且人为地造成了圆明园的供水紧张。那么,目前圆明园管理处在湖底铺设防渗膜,目的就是在遗址范围内搞经营性的游船快艇等商业活动。圆明园管理处铺设防渗膜的理由和铺设行为带来的后果是相互矛盾的,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环境整治请求报告的批复中,都明文写着整治的内容应该以清淤遗址地表上以及园内水系中的垃圾渣土,修整驳岸为主,不得扩大修整范围,修整过程中不得改变文物原状,不能对文物遗址造成破坏。”

  对此,圆明圆管理处方面的态度令人费解。在听证会现场,管理处主任听到上述观点的反应是中途匆匆离席听证会。有参会者认为,从整个事件中圆明园管理处的种种做法都不难看出,他们忽略了企业应该承担的的社会责任,甚至不惜以谎言掩盖真相,更有损企业的信誉形象。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在听证会上,73名代表对于圆明园防渗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成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个工程没有影响到周围生态,又挽救了圆明园,另一方认为这个工程根本就是毁掉了圆明园。“按照专家们的说法,要维持目前的湿地状况,圆明园的用水是可以满足的。他们为什么要铺防渗膜,因为他们不是要把圆明园建成湿地,而是要建成一个休闲的公园,搞商业开发,搞游船,这才是事情的本质。”地球村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分析说。

  根据提供的数据,从2003年8月到2005年3月,北京市、区两级政府以及圆明园管理处投入圆明园环境整治资金共计约8200万元;2005年,政府部门还将投入资金1.2亿元。一共将有2亿元左右政府资金投入圆明园的环境整治。

  北京大学教授崔海亭表示,圆明园文化定位是遗址,生态定位是人工湿地,如果在这点认识上有所偏离,经营方向就会错位,伤害生态的事件就会发生。有关专家在听证会上建议,国家环保总局报请国务院启动问责,追究圆明园违法在湖底铺设薄膜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国外环保建设两不误

  据了解,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来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项目建设中坚持环保与建设并举的方针。

  瑞士在大型国家建设项目上也非常注重环保。比如,投资140亿瑞士法郎的瑞士世纪工程的“新阿尔卑斯山穿山隧道”,势必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但瑞士人的做法却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点。比如从隧道中挖出的矿石,大块的被用来修建水利工程和湖泊的防护堤坝,小石块用来铺路基,再小一些的石块则直接作为就近修建的水泥厂的原材料,而生产出来的水泥则用于加固隧道,可谓环保与建设两不误。严格的环保措施也催生了瑞士环保产业的发展。瑞士在垃圾回收处理、废水处理、仪器和控制系统、利用垃圾燃烧发电、节能以及低污染发电等领域技术先进。

  作者:本报记者 王娅莉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