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股市理财)股市折转年:壮大机构投资需“文火慢炖”(04-14 10:3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0:30 中国消费网

  中国证监会负责人表示,机构投资者规模仍然较小,同时发展不平衡

  中国证监会负责人12日就市场热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发展很快,但机构投资的规模仍然较小,同时机构投资者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业内人士时,大家普遍认为短期内主要看好QFII资金加快进入,其他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非短期内可以完成。

  「保险资金」不会一拥而入

  北京一中资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消息,短期肯定会有一波比较大的行情,长期来看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近期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力度也确实在加快。但是全流通是一个逐步试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究竟有哪些公司可以成为试点企业,这里存在寻租的空间,大家可能只能抓住大盘整体向上的机会“喝点汤”。因此,保险资金不会因为一个政策的出台就一拥而入。还是会根据保险资金对风险控制的要求、对市场的整体判断有节奏地进入市场。

  「基金机构」“靠天吃饭”短期难改变

  华宝兴业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童国林认为,在没有建立对冲机制的情况下基金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一旦市场好转,基金的财富效应得到实现,公募基金会很快得到发展,就像2003年基金规模的突然壮大一样。

  证监会负责人同时提到将“积极推动基金公司开展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对此,童国林认为短期内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大。

  童国林表示,大型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基本上不会将此业务委托给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公司一直在做,但是这块业务基本上是不盈利的。基金公司的主要目标客户是大型国有企业,但是目前几乎没有经营此项业务的可能,因为国资委明确规定不允许国有企业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业内人士同时认为,在目前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基金公司已经基本上没有产品创新的空间,甚至像ETF这样在国外也是比较新的产品目前在国内也已经推出。

  “基金产品的创新接下来只能是在衍生产品方面,比如对冲基金、指数期货,但是这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一保险公司人士表示。

  「社保基金」不可能大举入市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判断,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社保基金不可能在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的情况下大举入市。该人士表示,2004年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特别是股票委托投资再度出现浮亏。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已实现收益计算,去年社保基金的收益率为3.1%,但加上浮亏部分,去年社保基金的收益率则“变脸”为2.43%,这一比例分别比2003年的3.56%和2002年的2.59%低了1.13和0.16个百分点。2004年社保基金收益率不仅低于上年,也低于当年3.9%的通货膨胀率。股票方面,2004年社保基金收益率高出公募基金平均收益水平1.6个百分点。(编辑:刘洋)

  作者:新京报盛岚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