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中国钟表品牌制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08:49 中国质量报

  对于手表,许多中国人还主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计时工具。然而,在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总经理王德明的眼中,手表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此:“实际上,手表是一个蕴含丰富文化的产品,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装饰和收藏功能,而且还与一个人的地位、经济状况、品位等密切相关。目前,世界上最贵的钟表是由瑞士顶级钟表制造商百达翡丽生产的一款机械表,其拍卖价为数百万美元,这个价格足以与其他代表高品位的奢侈消费品相媲美。”钟表大国加速品牌建设

  王德明说,不熟悉中国钟表业的人可能会认为,由于受手机等现代通讯产品的影响,中国钟表业的发展前景并不令人乐观。然而,来自中国海关和中国钟表协会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钟表业的生产和消费却呈快速增长之势。

  目前,中国手表生产量(含组装生产)已达8.7亿只,约占世界手表年产量的70%;中国时钟年产量(含组装生产)为4.2亿只,约占世界时钟年产量的80%;中国钟表产品的年销售量已达近千万只(含商业促销),且高档手表消费增长明显。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钟表生产和消费大国。特别是在代表高技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高档机械手表的消费上,中国已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2004年9月,作为世界第一大钟表生产集团的瑞士历峰集团,首次在中国太庙进行其旗下多个品牌参与的钟表展示,此举向业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市场已具备了对高档手表品牌的消费能力。

  眼下,中国钟表制造业已形成了以机械手表机芯、石英钟表机芯制造和成品组装业为主体结构的产业格局。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多样化的市场,中国钟表制造业正加速品牌培育和建设,在以机芯、外观和组装生产为主体的众多企业中,在国内进行了商标注册的品牌就有近百个,海鸥更是把通过打造知名品牌促进发展的目光,瞄向国际市场,并准备向海外14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看重文化渐成消费主流

  王德明说,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对钟表文化的理解,中国消费者对手表的消费主要停留在计时功能上,导致了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机械手表在市场上的非理性消费。目前,在中国每年近千万只手表消费中,机械手表的消费量不足30%;在瑞士,这一数字则接近70%。但这种状况已随着讲究品位、文化等生活富裕人群及“白、蓝领”消费者的不断增加,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眼下,手表所代表的独特装饰、收藏功能及其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中国理性消费和经济富裕人群所接受。比如,目前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拥有手表的数量已达4~5块,他们已开始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佩戴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手表,使氛围与身份、环境相吻合。这就像在全球钟表消费市场,对于一个讲究品位和文化的人来说,他会佩戴欧米茄打高尔夫球,佩戴劳力士进行商务洽谈,而戴浪琴表时一定是在运动。尽管这种消费理念已在中国出现,但沿海发达地区人均拥有手表的数字,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十几块手表的水平。

  王德明说,虽然中国钟表制造业正在不断缩短与全球市场的技术差距,但全行业表现在品牌方面的弱势地位仍较明显,这主要与中国钟表制造业品牌发展历史短、进行外观和OEM及组装生产的企业较多有关。面对全球钟表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的这一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消费者对钟表品牌消费能力越来越强这一现实,如何提高品牌影响力、美誉度等,对中国钟表制造业来说尤为重要。对此,已在国内钟表市场形成了品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海鸥表,将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对钟表文化了解还不充分的现状,通过广告宣传、引进外来文化等形式,加大对钟表文化的传播,以此引导品牌消费;另一方面,针对海鸥手表在许多人脑中是一个面向工薪阶层的品牌形象,对海鸥品牌进行重新定位,将白领和工薪阶层作为主打人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嫁接”国际品牌或与国际钟表企业合作等方式,直面高档消费人群的前端产品;同时,将巴塞尔钟表博览会和香港钟表博览会及广州商品贸易会等国内外手表业知名展会,作为展示品牌形象、宣传品牌实力、塑造中国手表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王德明说,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消费者人均拥有手表的数量将大幅上升,海鸥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位置也会越来越重要。

  作者:本报记者 郑建玲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