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学工作的李小姐是位持卡坐公交的“上班族”。上个月,她遇到了麻烦:她的公交IC卡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在公交车上被人偷了,还是自己丢在了哪里。无奈之下,她来到南京公交IC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挂失。
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递给她一张“南京公交IC乘车卡辅助业务申请表”让她填,在这张申请表上,李小姐看到了这样的语句:“挂失卡余值须待车载机有效查封后方可
转入新卡”,不明其意的她向工作人员请教,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如果要将丢失卡中的余额转入新卡,就必须等捡到这张挂失卡的人又在车上刷了一次,然后才能查封这张挂失卡。”李小姐的IC卡内尚有余额150多元,她一听就急了:“如果捡到的人永远不用,或者这张卡并没被人捡到,而是掉到了什么地方,不就永远也没人用,从而卡中的余额也就作废了吗?”工作人员回答:“目前我们的技术只能做到这样,系统不够大,所以也只能储存很少的数据。”据这位工作人员说,事实上能成功将挂失卡内余额转入新卡的人只是极少数“幸运儿”。4月3日,李小姐拨打了公交IC卡公司提供的收费声讯电话,发现自己的卡果然没有“有效查封”。
事实上,南京公交IC卡公司在申请表中列出“挂失后余额无法顺利转出”的条款,已在今年初被南京市消协列为全市十大霸王条款之一。此事也引起了部分江苏省人大代表的注意。今年2月,南京邮政局鸿兴达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工程师王蕾等10位江苏省人大代表曾联名提议,建议尽快更改南京公交IC卡挂失办法。10位代表认为,很多公交IC卡或被盗或遗失,被他人拾捡再用的可能性很小,则持卡人挂失后原卡内遗留资金被重新划入新卡内的可能性相应也小,消费者的利益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对广大持卡消费者来说极不合理。代表们建议,公交IC卡可依照银行卡的挂失办法,失卡人用有效证件挂失后,IC卡公司规定一个合理的时间(一般1周左右),将遗失卡的剩余资金划入持卡人的新卡内,以公平公正地保护广大公交IC卡持卡者的利益。但此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据统计,南京市每天有100多张公交IC卡挂失,如按100张计算,1年就有36000张卡丢失。如果有一半卡不能有效查封,这些卡的余额仅按50元计算,1年就有90多万元被“锁死”在持卡人的账号里,而且“卡内余额成死账”从南京市开始使用公交IC卡就已存在,已经持续了四五年时间。对这笔款项,公交IC卡公司的“说法”是:“因为没有相应规定明示这部分钱是否上交国库,所以目前全在IC卡公司的账上。如果有相关规定要求该余额必须上交,我们愿意执行。”但李小姐认为,其个人公交IC卡内的余额,有什么理由不予返还,而上交国库呢?又有谁能监督这家实际上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将这笔钱真的上交国库呢?
南京市一位律师认为,南京公交IC卡公司的“霸王行为”实际上是以“技术”的借口侵占群众的利益。它和持卡者之间的关系实际是一种消费合同关系,消费者将钱预付充值后,钱已经实际进入IC卡公司账户。所以,它应该按照合同保质保量提供消费服务。因为IC卡公司技术不到位造成挂失卡不能及时查封并转余额,实际是提供的服务有瑕疵,必须加快技术革新。该公司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无疑是利用其在南京公交行业的垄断地位,“明目张胆”地“欺负”南京市民。这一问题长达数年时间未能解决,也让人们对南京市政管理部门“执政为民”的能力提出疑问。(编辑:齐彦洵)
作者:新华社石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