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老字号“老”在哪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08:53 中国质量报

  北京著名的前门大栅栏商业区,是老字号扎堆儿的地方。过去,北京人有“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升,身穿八大祥,病问同仁堂”一说,其中提到的这些以经营帽子、布鞋、绸缎和药品等闻名的百年老店最早就从此处发迹。出正阳门南行,在大栅栏街对过,还有一条很有名气的胡同,叫鲜鱼口,在它周边的全聚德烤鸭店、都一处烧卖馆以及前门大戏院,从吃到玩,也是很聚人气的所在。而进得鲜鱼口向东步行不到百米路北,还有一处专营北京小吃的百年老号———天兴居,别瞧门脸不大,却在老北京人的餐饮文化中有着很特别的风味,
就是平日里来这里追忆旧日情怀的食客仍络绎不绝,他们中既有左近的街坊四邻,也有从已搬迁到城外而专程过来的饮食男女。

  天兴居何以诱人,皆因这里的炒肝出名。炒肝可称京城小吃一绝,名曰炒肝,其实它的主料是猪大肠。把猪大肠洗净去油,入锅煮熟,加少许猪肝辅之,再经过调味、兑色、勾芡,放蒜末搅拌其中,即可盛入碗中食用。而天兴居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业,又历经解放后的公私合营,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民间推崇这里的炒肝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味浓鲜美、肥而不腻,吃蒜不见蒜,并有这样的描述:天兴居的炒肝澄黄莹透,盛在由景德镇特制的绘着梅花牡丹的小瓷碗中,宛如宝盏含晶、色泽喜人,令人垂涎欲滴。

  在现如今都市街头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和韩国烧烤、日本料理等异域风情面前,也许北京小吃犹如其名称的“小”字,似乎缺少点时尚和奢华。但对眷恋北京小吃的人们而言,那种情结还是难以割舍。今天还要寻得像天兴居这样藏于小巷深处的门店,与其说是来“解馋”,不如说是来“解渴”,从姜汁蒜末的味道之中、在青花细瓷的碗盘之间回味历史的沉淀,抑或儿时的记忆。但是,若因为听得这家天兴居炒肝流传下来的如此风味,进而勾起胃中的馋虫,那就赶紧把此话题打住为好。正如常言道“看景不如听景”,这种食欲最好还是留在心中回味吧,千万不要亲自前往。因为这里的炒肝虽好,但其容器实在无法叫人恭维,甭说压根儿见不到景德镇的影子,就是这里简之又简的普通瓷碗,也个个“豁牙露齿”,几乎找不出一只边沿整齐的。如果好奇抬头看到店堂墙上张贴的老店历史和风味简介,更会为眼前的景致大倒胃口。这里所介绍的炒肝吃法甚为讲究,食客无须用勺筷,而是用手托住碗底,嘴唇沿着碗沿转着喝,喝出肝尖的滑嫩、猪肠的肥美,再佐以火烧或包子,饶有兴致。但现实给人的遐想,倒是对着里出外进的碗边要思忖一下从哪处下口?难怪有食客一边念叨这段文字,一边看着瓷碗,那表情仿佛在问:难道来这里吃炒肝的人都是“铁嘴铜牙”不成?

  出于健康考虑,笔者虽留恋北京小吃,却不想惯着自己的口味而吃出高血脂,因此只在每到过年长假期间去体会一次或偶有从国外回来的“发小”相约去过几次。但每次都是同样的情况,同样的感觉,几年过去,也许天兴居保留的这种“花边碗”风格要同它的炒肝风味比一比历史的悠久也说不准。同样与天兴居瓷碗相伴数年也可称“古董”的还要算上这里坑坑洼洼的桌面,只剩半拉平面的圆凳。几次把这事跟天兴居的工作人员说过,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一扬头、一撇嘴:扬头是指破旧的店堂,意思是该修缮的地方多了,几个花边碗算什么?一撇嘴则是指窗外狭窄的街道,得出的解释更令人悲哀,说不定哪天旧城改造,这里拆迁以后还有没有天兴居都难说?从眼前的场景,透过工作人员的表情,让人看到的分明仍是在“天子脚下”吃老本的那种惰性。由此想到一友人常念叨的口头禅“吃一口少一口”,意喻是要珍惜每天的好胃口,而在这里套用此言,可演绎为“卖一碗少一碗”,只是其意义满拧,变成了有今儿没明儿的生意经。

  北京作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中华多民族文化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老字号商贸文化现象,就是人文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京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下面,在不少专家呼吁保护北京四合院并已见到成效的今天,同样不该遗忘保护老字号的话题。而这种保护,一方面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投入,另一方面,作为老字号的经营者也要感到自身的责任,因为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正是这些不同特色的老字号,汇聚成了京城老字号大商业文化的魅力。许多老字号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独特的经营之道,已成为一种知名品牌,如东来顺涮羊肉的“入口就化”、同仁堂药品的真材实料。这种老字号品牌,也不应因其“小”而不为。在人们高兴地看到诸如北京的稻香村糕点、月盛斋清真酱牛羊肉以及张一元、吴裕泰茶庄等企业各自挖掘传统品牌优势,正逐渐形成新的发展规模的同时,也应该从天津“狗不理”曾经的顾客盈门到现在的门庭冷清,最终陷入拍卖境地的事件中得到某种启示。就在前不久,天津“狗不理”因名品牌低效益以1.0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同城同为老字号的“同仁堂”,虽然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但不知今后再去“狗不理”,是吃包子还是药膳?从天兴居店堂的摩肩接踵到“狗不理”拍卖现场的记者云集,反映了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老店情结,也再次印证了老字号的魅力,于是就有了人们对老字号的今天和明天更多的关切。

  作者:柯 纪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