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从“造车梦”看品牌塑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08:59 中国质量报

  前两天,奥克斯集团向外界宣布,全面退出汽车领域。据说,奥克斯在这一场“争汽车一杯羹”的风波中,付出的代价不下4000万元。想当初,奥克斯口口声声要振兴民族造车业,打造民族汽车品牌,到后来却黯然退出,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民企造车风波”,不能不让人深思。

  商场如战场,“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的道理在商场上同样适合。奥克斯在开始营
造自己的汽车品牌时,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

  跟其他汽车公司的品牌策略比较一下,就能看出奥克斯哪些地方没做到位。

  品牌塑造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要打持久战。以宝马为例,它非常重视品牌的特色塑造,并且始终如一坚持这个特色。堂堂一个宝马集团,打出的广告词只有一句:纯粹的操控乐趣,这个品牌定位做好后,宝马车所有的广告宣传都离不开“驾驶与操控乐趣”这个核心,以至于稍微懂点车的人都明白,宝马车的特色首先是优异的运动性能。这很像太极拳中“整体力”的味道:即让浑身都放松,把其他部位的力量省下来,集中力量攻其一点。这样做,自然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了,几十年来,宝马一直奉行这个理念,不管推出多少新车型、不管新车的外观、内饰有多大变化,它所呈现给消费者的,主要一点始终是“纯粹驾驶乐趣”,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宝马车和优良的运动性能成了一个整体。纵观其他汽车品牌,只要在汽车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的,无不注重自己个性的塑造,谈起沃尔沃,人们首先想到它的安全性能技高一筹,提起奔驰,人们首先会想到它的大气与豪华。相反,那些仓促上马,不注重品牌的个性塑造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

  两年前正是中国汽车业牛市盛行的时候,许多民企都看中了这块大蛋糕。奥克斯即没有独具特色的品牌运营计划,也没有长远的品牌策划,只为了争夺眼前这一杯羹,其领导层就盲目投资。谁知市场风云突变,牛市一下子转变成熊市,4000万元打了水漂,奥克斯拿有限的资金和精力做了一场汽车梦。

  另外,品牌要广为宣传。大部分知名的汽车公司都设置了专门的媒体网站,上面有本集团下各种型号的车的图片、最近新闻、汽车赛事等内容,供媒体工作者免费下载,这是宣传品牌的重要一招,因为这不仅给媒体提供了方便,也为自己的车做了免费的宣传。可看一看国内的汽车企业,有几个做的如此周到?别说奥克斯,就是一些比较大的国内汽车企业,都没有这种专门的网站。笔者就在一个杂志社做汽车编辑,当向某个国内汽车厂家要图片时,得到的竟是冷淡的拒绝,这与国外某些汽车品牌负责人的热情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免费的宣传,一个是无动于衷,一个是积极配合。从态度上,就能看出厂家对品牌塑造的重视程度。赌徒心理、投机心理,是上世纪80年代初某些暴发户常用的招数。殊不知时变事易,今天国内汽车业的对手已经变成了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跨国巨头,光凭小量的资金和投机心理硬拼岂能不败?光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如何能建起自己的品牌?

  4000万元的资金打了水漂,但愿我们能从这一场“造车梦”的风波中,学到些冷静与理智。

  作者:马连华

  (来源:本站原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